贵州 > 遵义 简介

遵义

简介
详细介绍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湖南丘陵地带过度的东斜坡北段,南面与省会贵阳市接壤,东面与本省铜仁地区和黔东南自治州相邻,西北部与四川接壤,西南和东南面分别与本省的毕节地区和黔南自治州相邻,北面与重庆直辖市接壤。地理位置在东经106°55′、北纬27°42′之间。中心城区南到省会贵阳市153公里、北达重庆市308公里。全市面积30762平方公里,为贵州省总面积的17.46%。市域东西绵延247.5公里,南北相距232.5公里。2005年年末总人口725.5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2%。行政代码:520300邮政编码:56300电话区号:0852

  政区与沿革

  远古时期,遵义一带即有人类栖息繁衍。在桐梓县岩灰洞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发现的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测定,为距今20.6~24万年。桐梓县马鞍山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中,也发掘出大量石器骨器,还有丰富的用火遗迹,年代距今为1.8万年。在赤水河流域的赤水市和习水县境内,也先后发现许多石斧、石锛、石网坠等古人类工具。

  公元前八至五世纪前后的春秋时期,现在的遵义市所辖地域,先后或分别属于牂柯、巴、蜀、鳖、鳛等邦国。战国时期,今遵义一带属于“大夜郎国”的范围。西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置犍为郡,郡治鳖县,即在今遵义市中心城区附近。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于夜郎地置牂柯郡,作为邦国存在了250多年的“夜郎国”之名从此消失。此后,作为郡县行政建制的的“夜郎郡”、“夜郎县”之名曾多次出现,与今遵义有关的,一是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所置的夜郎县,在今桐梓县境,为珍州的治所。二是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珍州置的夜郎郡,治所即在这个夜郎县。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大诗人李白被“长流夜郎”就是这里。这个夜郎县之名到五代时期废除,北宋时期复置,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又废,计先后存废达480年。此后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出现“夜郎”郡县之名。

  作为二级政区的州、郡名称,历代屡有变更。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将隋代的郎州改名为播州,领辖今黔北的大片地域。播州之名,历经五代、宋、元到明朝末叶,存在了962年。所以人们常习惯用“播州”来代称古代的遵义。

  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将播州所领的罗蒙县改名遵义县。这是“遵义”名称最早的出现。遵义之名沿用至今已有1364年。除县名外,历史上曾有过遵义砦、遵义军、遵义军民府、遵义府、遵义专区、遵义行政公署、遵义市等建制名称。

  播州从唐末到明末的725年间,为杨氏土司所世袭统治。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平播之役”后,取消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于次年分播州为遵义、平越两个“军民府”,分别隶属四川、贵州两省。清康熙年间取消“军民”二字,直称遵义府。今遵义市大部分地域属于这两府,还有部分地域属于石阡府、思南府。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遵义府由四川省划归贵州省管辖。直到民国初年,废除“府”的建制。民国24年(公元1935年),贵州省设11个行政督察区,黔北十余县为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11月,遵义解放,“第五行政督察区”改为遵义专区,后称遵义地区,为省政府派出机构,并以原遵义县城区为基础新建遵义市。此后的数十年间,遵义地区领辖的县市曾有少许变动。199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遵义地区改建为遵义市(地级市,1997年11月挂牌),原遵义市改建为红花岗区,原遵义地区领辖的县、自治县即归新建的遵义市领辖;赤水市、仁怀市为省辖市,由遵义市代管。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由红花岗区和遵义县北部划出部分地区,在原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新成立汇川区。至此,全市共辖2区、2市、8县和2民族自治县,即:红花岗区、汇川区、赤水市、仁怀市、遵义县、桐梓县、绥阳县、正安县、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习水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地形地貌

  遵义市处于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在云贵高原的东北部,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1500米,在全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全市平坝及河谷盆地面积占6.57%,丘陵占28.35%,山地占65.08%。大娄山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横亘其间,成为天然屏障,是市内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在地貌上明显地把遵义市划分为两大片:山南是贵州高原的主体之一,以低中山丘陵和宽谷盆地为主,一般耕地比较集中连片,土地利用率较高,是粮食、油料作物的主要产地。从乌江谷缘到大娄山脉,明显可见三级台地:最低一级海拔高度1000~1200米,中间一级1300~1350米,最高一级1500~1600米。山北以中山峡谷为主,山高谷深,山地垂直差异明显,耕地比较分散。南片占全市总面积的37.6%,北片占62.4%。全市地貌类型,根据成因,可分成三大类:熔蚀地貌区、熔蚀构造地貌区和侵蚀地貌区。其中以溶蚀和熔蚀构造地貌(岩溶地貌)分布最广,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75%。全市海拔最低处在赤水市境内与四川省合江县交界的习水河与赤水河汇合口,海拔221米;最高处在桐梓县的柏枝坝箐坝自然保护区牛角寨,海拔2227米,是大娄山山脉的最高峰。

  山脉河流

  大娄山山脉构成市内地形的主要骨架。此山脉西起毕节地区,东北延伸至四川省境,既是乌江水系与赤水河的分水岭,又是贵州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界山。其横亘本市中部的一段,呈现向南东突出的弧状,海拔在1500~2000米之间,相对高差多在500米以上。著名的娄山关,处于大娄山主脉的脊梁上,东西两侧为小尖山锁峙,气势磅礴,古人称此关为“万峰插天,中通一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隘口海拔1226米,南北高差为400米的峡谷,川黔国道蜿蜒穿过关口,川黔铁路和崇遵高速公路则从娄山腹内穿隧道而过。

  全市河流以大娄山山脉为分水岭,把全市河流分为乌江、赤水河和綦江三大水系,均属长江流域。全市有水流的河长共9148.5公里,河网密度0.3公里/平方公里,河长大于10公里或集雨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16条。其中干流2条(乌江、赤水河),均有航行之利,内河航程441公里,直通长江。一级支流60条,二级支流168条,三级支流149条,四级支流33条,五级支流4条。地表(河川)径流量178.80亿立方米,约为贵州全省的17%,每平方公里产水58万立方米,为全国平均值的2倍左右。但是,市内河流多属雨源性河流,最大洪峰流量是最小流量的671~1898倍,如连续多日不下雨,相当部分河流就会出现干涸断流。

  地下水资源:全市地下径流量为43.89亿立方米,占地表(河川)径流量的24.4%,人均占有水量约700立方米。据水文地质计算资料,全市天然水资源共有1054万吨\日,约合38亿吨\年。

  水能资源:全市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为428万千瓦,已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70.58万千瓦。全市每平方公里蓄水能量比全国平均数高出49%。在乌江干流的水电开发中,随着“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市内乌江渡电站的扩机和构皮滩电站的建设,全市的水电装机容量将达600多万千瓦。

  水质:据历年市内77个水质点654次采样化验分析表明,全市水质基本良好,多数未受污染或只有轻度污染。有毒有害成分只在少数河段出现。绝大多数属于矿化度不大的中硬水,水离子总量一般为200~350毫克\升,总硬度多在80~140毫克(氧化钙)\升之间,水质呈中性偏碱。各河年平均输沙量呈增加趋势,水土流失面积5000多平方公里,约占土地面积的15%。随着流域植被的改善,水土流失情况在逐步缓解。

  自然资源

  矿产和能源资源丰富。现已探明有60多种矿产,其中锰、硫铁矿、硅石、镍、钼钡为优势矿产,储量居全省或全国领先地位,具有很高的工业开采价值。其中,锰探明储量近5000万吨,居全省第一位;煤探明储量66亿吨,居贵州省第3位,预计总储量在193亿吨以上。全区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为428万千瓦,现已开发的水电站装机容量70.58万千瓦。

  农林牧副业自然资源丰富,遵义市素有“黔北粮仓”之称,粮食产量大致占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各种家产品占全省比重大致是:粮食25%、茶叶30%、肉类30%、蚕桑30%。烟叶质量优良,是全国四大优质烟区之一。毛竹为全国七大产区之一。楠竹、杜仲、棕片多年来产量居全省之首,乌桕籽占全省五分之三,五倍子占全省二分之一,油桐籽占全省三分之一。竹笋、蘑菇、木耳均为贵州省内主产区。还盛产名贵中药材。其中:杜仲、黄连、天麻、黄柏、吴萸为贵州五大著名药材,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具有一定优势,农业开发前景广阔。

  市内有森林面积807906公顷,森林覆盖率37.8%。有畜牧用地面积1100万亩,约占土地面积的24%。其中,成片草山草坡占41.1%,万亩及万亩以上草地有96片,主要分布于道真、务川两自治县和正安、习水等县。

  市内有野生和常见的高等植物2009种,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典型,具有植物区系南北过渡性和起源古老性的特点。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银杉、桫椤、珙桐、金花茶、黑叶猴、白冠长尾雉、大灵猫等共有83种,占全省稀有动植物资源总数的93.3%。

  旅游景点

  遵义山川秀丽,风光独特,尤以山、水、林、洞为主要特色。这里有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四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近千处文物点。如被称为“西南古代雕刻艺术宝库”的杨粲墓、被誉为“生物活化石”的国家级桫椤自然保护区、“神州又一奇观”赤水十丈洞瀑布等,真可谓处处有佳境,步步有名胜。

  遵义会议会址

  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这幢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建于本世纪30年代初,是当时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高墙垂门,巍巍峨峨。1935年1月初,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这里是红军总司令部驻地。1月15日至17日,著名的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会议室呈长方形,面积27平方米,室内陈设,基本上是当年开会时的原貌。会址大门临街,大门正中高悬巨匾,毛泽东1964年手书“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苍劲有力,金碧辉煌。遵义会议否定了从第四次反围剿以来,以博古为首的三人团的军事路线,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工作。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千瀑之乡

  赤水县由于有丰富的水源和跌岩地形,形成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瀑布。被人誉为“千瀑之乡”。最壮观的,当推十丈洞大瀑布。赤水十丈洞瀑布群位于赤水县城东南38公里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里风光绮丽,是贵州又一大型瀑布风景区。景区内以瀑布群、竹海、丹霞地貌等自然景观为主体,被誉为“千瀑之市”、“丹霞之冠”,蜚声中外。这里保存有大面积的常绿叶带和虎、豹、獐、熊、猕猴、苏斗羚等多种珍稀动物,在林中随处可见有着“活化石”之称的珍稀植物桫椤树。

  四洞沟瀑布群

  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境内。离赤水城17公里,距大同镇5公里,在景区4公里的河道上,均分布的4幅情神各异的瀑布,两旁沟谷近20个山涧流泉,飞珠展玉,河谷万竹拥溪,奇石峰俊,奇花异草,形成一个仪态万千的瀑布群落。

  娄山关

  又名娄关、太平关,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拨1576米,南距遵义市50公里,在遵义、桐梓两县的交界处。北距巴蜀,南扼黔桂,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为黔北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2月,一、三军团攻下娄山关,取得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为遵义战役揭开了序幕。2月26日下午,毛泽东策马经过娄山关,后又写出了千古不朽的词章《忆秦娥•娄山关》。

  夜郎城址

  位于现在的夜郎坝,夜郎坝是个山峦四围的小盆地,盆地西面山坡台地上有条小街,住着100多户人家,人称夜郎坝场。夜郎城内的人文景观比较丰富,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被流放到这里,留下了众多诗句。人们为了纪念他,还为他立碑和衣冠墓。现在夜郎坝场周围的许多古迹,如“太白住宅”、“太白书院”、“太白泉”等,都是由此而来的。

  乌江渡景区

  乌江是贵州第一大河,发源于威宁草海,由西向东横贯黔东北后汇入长江。有乌江关、虎跳峡、鹰愁峡等险峻峡谷,两岸碧峰耸峙,有众多奇特的山体、峰丛、怪石、穿洞、飞瀑,形成乌江沿岸七峡六十景。沿着乌江驱船而行,土木吊脚楼、千年古镇、青石老街、古巷、历史文化遗迹处处可见,诗情画意的山水韵味随处可寻。淇滩镇民族历史文化村寨,就坐落在沿河南端15公里处的乌江东岸。

  桥雅天池景区

  位于遵义县马家湾,距离市中心12公里,有“郡之西湖”的美称。以前,这里是官府士绅的游览地,又称“大水田”。湖区面积640亩,周长5公里,群山分围,山中有湖,湖中有山。

  丙安古镇

  丙安是个典型的川南黔北交界的古老场镇,处在川南入黔的古道上,距赤水市区12公里。从明清时代起,这里就是上下客商歇息之地,因而丙安场上客栈、饭店、茶馆比比皆是,吊脚楼三至五层不等,蔚为壮观。镇上居民大多以此为业。古镇只有一条狭窄的石板街,长约400米,从古至今,一直就是周围几个村寨商品交易的重要场市。由于至今只有一条水路可到城堡脚下,少了外界的纷扰,整个市场基本保持了明清以来赤水河谷的古城堡原貌。

  特产美食

  贵州茅台酒

  产于遵义县仁怀镇,是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三大蒸馏名酒之一,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用高梁和小麦作原料,再加上当地的优质矿泉水,运用传统独特的工艺酿制而成,经过8次下曲、7次蒸馏、9次发酵,并经过长期窖藏而成,整套工艺长达8个月之久,一般要窖藏5年后才能成为出厂的成品。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奖状。建国后,茅台酒又多次获奖,远销世界各地,被誉为世界名酒、“祖国之光”。被尊为“国酒”。他具有色清透明、醇香馥郁、入口柔绵、清冽甘爽、回香持久的特点,人们把茅台酒独有的香味称为“茅香”,是我国酱香型风格最完美的典型。从1915年以来先后十四次荣获国际金奖,蝉联历届国家名酒评比金奖,畅销世界各地。从此贵州茅台酒闻名中外,誉满全球。在中国第一、二、三、四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家名酒,并荣获金盾奖章。

  小叶苦丁茶

  产于余庆县的小叶苦丁茶,系采摘木樨科粗壮女贞的幼嫩芽叶加工而成,是不含咖啡碱的代用茶饮品。这种小叶苦丁茶生长在贵州境内乌江河流域,良好的气候条件,无任何污染的生长环境,使得余庆县生产的小叶苦丁茶品质优良、甘冽去火。

  遵义毛尖茶

  遵义毛尖的主要特点是:茶片紧细圆直,白毫显露,色泽翠绿油润,内质嫩香持久,汤色碧绿明净,滋味清醇爽口。遵义毛尖不仅品质优秀,还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条索圆直,锋苗显露,象征着中国工农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满披白毫,银光闪闪,象征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香高持久,象征红军烈士革命情操世代流芳。

  遵义豆花面

  据说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开初是素面,是一行善人家专为来湘山寺烧香拜佛的人开的,因而取利微薄,怎样才味美,不少人为此献计献方,到民国年间,已经发展成为正宗的遵义豆花面,生意兴隆。豆花面配料,吃法特殊。面条是上等面加适量土碱,用手工反复揉拉,做成薄而透的宽面条,下锅后煮熟不软不硬,以豆浆为汤,上盖嫩豆花,另加辣椒水一碟,辣椒水有讲究,有素、荤两种,素椒配有五种保密的佐料,荤椒还配有瘦肉丁、鸡肉丁、花生米、豆腐皮、金钩等,其味鲜美,将豆花与面挑入辣椒碟中吃。

  朝天椒

  遵义还是全国主要辣椒产区之一,绥阳朝天椒为全国七大名椒之一,其椒尖簇簇向上,朝天而长,故而得名。朝天椒采摘晒干,色泽红亮、红润透明殷殷可爱,早在50年代就远销东南亚各国,近来又出口日本、美国等国。

热门城市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