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 > 湘潭 简介

湘潭

简介
详细介绍
  湘潭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流域,在行政区划上为中国的一个实质二级行政区划单位,即地级市,总面积5015平方千米,总人口283万。湘潭市下辖岳塘、雨湖2城市区、湘潭1县、湘乡、韶山2县级市。是毛泽东、彭德怀、齐白石等著名人物的故乡,同时也是湖湘学派及湘军的发源地。狭义的湘潭市,即用其指称城市时,限于岳塘、雨湖2市区(以下称为湘潭市区)。面积280km2,其中建成区面积76km2。人口71万,非农业人口58万,为湖南省第4大城市。城市综合实力列国家统计局2005年公布的中国百强城市第70位,湖南省第2位。与长沙、株洲两市实际城区直线距离均在20公里以内,是长株潭城市群的组成部分。2

  自然

  地理

  “湘潭”之名正来源于它的地理特征。一说为此地因处湘江之曲而多“潭”乃得名“湘潭”,另一说则更广为接受,即得名于昭山下湘江中的湘州潭,即昭潭,此潭实际为湘江中较深的一段,但因为传说中与周昭王的联系而颇为有名,以至于作为一个主要地理特征自唐朝起赋名其所在的地域为湘潭。

  现在的湘潭市地处湖南中部偏东,周边与地级市长沙、株洲、衡阳与娄底相邻。全境总面积5015平方公里,东西横宽108公里,南北纵长81公里。湘江在市区呈C形穿境而过,形成42公里的回弯,并接纳流经湘潭县的涓水,流经湘乡市、湘潭县的涟水。全市属湘中丘陵盆地。近80%的面积在海拔150米以下,最高802米,市区最高299.1米,最低29.9米。在全部土地中,山地占12.12%;丘陵占19.25%;岗地占32.05%;平原占28.05%;水面占8.53%。

  气候

  湘潭属“大陆型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暖多变,夏季炎热且暑热期长,秋季凉爽,冬季寒冷但严寒期短。光照充足,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640~1700小时。雨量丰沛,年降水量为1200~1445毫米。年平均气温16.7~17.4℃,1月最冷,平均气温4.1℃,7月最热,平均气温29.7℃。无霜期长,年均280天左右。光、热、水基本同季。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2000年末,全市拥有耕地120960公顷,人均0.043公顷,可利用的土质类型包括水稻土、红壤、菜园土。

  水资源:湘潭市全境水资源比较丰沛,水资源总量为40.9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4.62亿立方米,地下水6.3亿立方米。境内大小江河总长630公里,其中湘江及其支流涟水、涓水三条主要河流年径流总量为581.34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总量较贫乏,境内发现矿产共36种,主要矿种是煤、锰、石灰石,而以锰矿最为有名,曾号称“锰都”。

  环境问题

  湘潭市区存在较严重的水污染与空气污染。

  尽管湘江水量丰富,但由于市区上游的工业企业,尤其是株洲市清水塘重污染工业区的排污,湘潭湘江段仍受较严重污染,为湖南省污染最严重的水域之一。2006年1月发生的湘江严重镉污染事件并不是特殊事件(参考1及水污染事故列表)。湘江湘潭段2004年主要污染物为粪大肠菌群、石油类和镉(湖南省环保局,2005年9月)。湘潭市区湘江段污染问题引起了当地居民较广泛的关注,该市人大代表提案建议应尽快开辟第2水源,例如水质为Ⅰ类的韶山灌区是更合适的饮用水源。

  湘潭市区是湖南省城市化与工业密集程度最高的长株潭城市群的组成部分,这种城市群的地理环境不利于城市污染空气的净化。而按国际已开发国家的经验,湘潭市区目前尚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工业企业比较密集,各项建设工程与机动车等等空气污染源快速增加,导致湘潭市区空气污染亦较严重,在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列2003年第37位,湖南省第3位,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与二氧化硫。3

  交通

  公路:湘潭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公路交通便利。历史上湘潭到长沙公路是中国第一条标准公路,湘潭湘江大桥是湘江上第一座公路大桥,长潭高速是湖南省第一条高速公路。现处于107与320两条国道及京珠、上瑞两条高速公路的交汇点。在建与将建的高速公路还包括长潭西线高速、潭韶高速与潭衡高速公路。全市公路路网密度为45.4公里/百平方公里,平均每万人占有8.3公里,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湖南省第一位。

  铁路:湘黔铁路通过,京广铁路掠过市境东北,但京广铁路在湘潭境内未设客运站,加之与枢纽株洲站(铁路30公里)以及湖南省会长沙站(铁路50公里)很近,所以火车客运一般需要到株洲站或长沙站转乘。正在修建的武广客运专线铁路通过岳塘区与湘潭县,但均不设客运站,市行政中心离规划中的湖南铁路客运枢纽新长沙站直线距离37公里,离新株洲站直线距离12公里。

  水运:湘江具有千吨级货轮通行能力。现一般承担货运,客运已停开。

  航空:境内无机场,通过上瑞、京珠、长沙机场三段高速公路连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距离50公里。

  现时市区公共交通仍处于发展中阶段,开通线路30条,一些线路配备车辆不足车况较差,市民搭乘不甚方便。市区运营的士1150辆。

  行政区划

  湘潭市目前共辖岳塘、雨湖2城市区、湘潭1县,“代管”湘乡、韶山2县级市。4

  湘潭市行政区划简表县、区乡镇街道面积人口

  岳塘区429206km233万

  雨湖区42874km237万

  湘潭县71502513km2112万

  湘乡市51342003km289万

  韶山市530210km210万

  合计2535215006km2281万

  基于卫星图片的湘潭市行政区划示意

  湘潭历史

  行政沿革

  湘潭置县始于唐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县城在今湘潭县城易俗河镇,北宋后迁至今湘潭市区城正街。湘潭市正是在湘潭县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49年底在湘潭县城的基础上置湘潭市。湘乡置县始于东汉初年,县城在今湘乡市区。1987年3月湘乡县改县级湘乡市。韶山原为湘潭县的一部分,1968年与湘乡县的部分合成韶山区,1991年6月改设县级韶山市。

  经济发展史

  湘潭历史上即为湖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以米、药等商品的转运贸易为基础,湘潭经济在明清达到了全盛时期,明朝时为“工商十万,商贾云集”的商埠,有“小南京”、“金湘潭”之称。清朝至鸦片战争之前,湘潭是广州进出口货物运输的重要中转站,也是连结上海、汉口和西南地区的商业枢纽,是湖南最重要的转口贸易城市。“湘潭亦中国内地商埠之巨者,见外国运来货物,至广东上岸后,必先集湘潭,由湘潭再分运至内地,又非独进口货为然,中国丝茶之运往外国者,必先在湘潭装箱,然后再运广东放洋,以故湘潭及广州间,商务异常繁盛。”当时的湘潭发展为湖南最大的商业与经济中心。

  鸦片战争后,随着湖南行政中心长沙开埠、粤汉铁路通车以及广州贸易地位的相对下降,湖南商业活动向长沙转移,湘潭商业渐趋凋敝,抗日战争等战争的毁灭性破坏彻底结束其作为消费性贸易城市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一批大型厂矿的建立,湘潭市转入了工业城市的阶段。

  湘潭的现代工业肇始于1905年湘潭以“寄港地”的名义实质开埠之后,外国货轮相继进入湘潭,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船舶修造业等应运而生,19世纪晚期湘潭出现官营工业与外国人经营的工业与交通企业,20世纪初湘潭煤、锰的矿业开采发展较快。民国政府资源委员会于20世纪30年代以湘潭下摄司为重工业基地,筹建中央钢铁厂、中央机器制造厂(1938年因日本侵华搬迁)、中央电工器材厂(部分保留为湘潭电机厂)等制造厂以及为其服务的湘江电厂。此时期所形成的基础设施影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湘潭工业发展的方向,至今钢铁、电机与电力仍然是湘潭主要的工业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其他大中型企业的新建或迁建,湘潭逐渐发展成为湖南及中南地区的工业重镇,主要产业包括钢铁、机电、纺织、军工产品等。20世纪90年代,湘潭的一批企业未能顺利实现市场化出现亏损倒闭,导致湘潭的经济发展及城市发展在此一时期稍显停滞。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湘潭所显现出来的市场经济的滞后是城市经济式微的信号。5

  鲁班殿门上保存的湘潭古城区全景泥塑,门楣上最右边为县城,最左边为窑湾,跨越实际距离8公里

  城市发展史

  明朝以前

  唐代以前湘潭县内有零散的城市萌芽发展,散布于今古城等地。至宋以后湘潭县城一直设于今湘潭市区,持续发展至今。

  明清时期

  明清两代繁盛的商业带动了湘潭城市的扩张。在城市人口方面,据学界研究考证,湘潭是明朝及清朝时期湖南省最大的两个城市之一,清末县城人口约20万。

  而在城市地域方面,湘潭实际城区分为城内、城外两部分。湘潭县1576年开始围筑县城,东起宋家桥西至大埠桥,周长2500丈,是政治活动的区域,衙署建于此内。而商业活动则集中于城外地区,湘潭实际城区也随之沿江扩展,至明万历、天启年间,湘潭城区街市已从宋家桥延伸至石嘴垴一带,长约7公里,形成了带状城市,被称为“扁担市”。此时,湘潭的实际城区规模超过了长沙。“城市街衢三重,长十五里,三乘之,四十五里”,湘潭外城街区由三条主干街道组成,从滨河起依次为河街、正街、后街,每条街长15里。而每条街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河街汇聚了牙行,店铺则在正街,居家一般集中于后街以及城内。这个城区结构大致延续到了20世纪40年代。

  明清的繁盛赋予湘潭颇多历史文化积淀。始于明朝时的划分街区的名称“九总”以至“十八总”作为湘潭地名延续到了现在,也成为了湘潭港市的见证。同时总作为城市社区的早期形式,每总所特有的建筑、民俗,有些得以保留下来,成为湘潭城市发展的生动记录。

  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湘潭县境内民国时开始修筑铁路,粤汉、浙赣、湘黔交汇在县城以东30公里的株洲,湘潭县城的交通枢纽地位逐渐由其取代,株洲镇快速发展,并最终脱离湘潭独立成市。而湘潭县城及以后的湘潭市则转入慢速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来,湘潭市转为以工业为主要职能的城市,不仅城市影响力弱于湖南的中心城市长沙与铁路枢纽城市株洲,而且本身也处于此两个邻近城市的影响区域内,所以湘潭市城市扩展主要以工业厂矿为主要驱动力,扩展速度慢于长沙、株洲及岳阳等湖南其他城市。6

  人口统计

  (单位:万人)6年份人口备注

  184015~20估计数,湘潭县城

  1937~1945

  时期内18湘潭县城

  194914.84/10.54湘潭市区(官方统计)

  “/”后为非农业人口

  195935.11/25.71湘潭市区(官方统计)

  196934.31/22.67湘潭市区(官方统计)

  197943.96/30.63湘潭市区(官方统计)

  198955.83/41.96湘潭市区(官方统计)

  199966.23/53.08湘潭市区(官方统计)

  经济

  湘潭市的城标:君子莲雕塑

  体现了湘莲的重要地位

  它亦像另一特色产品:槟榔

  湘潭市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当前经济发展处于中国的中间水平,弱于沿海地区,但工业与农业具有相当规模,槟榔加工制作是其特色产业形式。

  2005年湘潭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67.03亿元,列湖南省14个市州第7位。人均GDP为13611元,列湖南省第3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5.80亿元,列湖南省第12位;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58.94亿元,列湖南省第7位;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2.30亿元,列湖南省第8位。三次产业结构为15.2:43.3:41.5。2004年外贸总额6.75亿美元,列湖南省第2位。

  工业是湘潭经济的主导产业。主要的工业类型为冶金、机电、化工、化纤、纺织、农产品加工、皮革、煤炭。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工业产品为钢铁、机电、部分化工产品与军工产品。

  同时湘潭是重要的农业产区,湘潭县是湖南省最大的粮食与肉类生产县,湘乡市也是全国肉类生产的百强县之一。

  虽然以湘潭为总部的步步高连锁超市是中国商业企业百强(中国商业联合会2006)与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05)之一,但湘潭市的整体商业活动及第三产业并不活跃,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1.80亿元,排名湖南省第9位/14。湘潭经济基本单位数量相对较少,全部法人单位仅7800个,排名湖南省第13/14,产业活动单位11200个(13/14),个体经营户76800户(12/14)。(湖南省第一次经济普查2004)

  当前湖南省正通过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指引湘潭及相邻长沙、株洲两市进行区域经济分工与协作,以期进一步培养壮大长株潭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

  物产

  湘潭人民用以生动幽默的民谚“龙牌酱油灯芯糕,槟榔果子水上飘,十里荷塘百里香,砣砣妹子任你挑”总结了湘潭盛行一时的“特产”。

  湘潭地产湘莲,历史悠久,湘莲在明朝时即是贡品。所以湘潭又称莲城,湘潭县是“中国湘莲之乡”。而所产水果则品种不多,以橘为主,其他水果如梨、苹果等虽可种植,但因气候等因素味道品质都比不上主产地。传统的加工产品有龙牌酱油、原汁酱油、子油姜、子油萝卜、灯芯糕、药糖、湘潭汾酒。龙牌酱油早在1915年就获得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同时参展的还有茅台酒等中国传统产品。不过这些特产虽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还确有代表性意义,但现在不少产品已渐渐退出市场。

  槟榔

  湘潭槟榔有谚云“湘潭人是个宝,口里含根草”,草就是说的槟榔。湘潭本地不产槟榔,槟榔原果主要来源于热带地区海南岛。一般人初尝槟榔时可能发热、头晕、心跳加速而难以接受,但湘潭人却独独非常喜欢嚼用特有方式加工过的槟榔,它既是广受欢迎的休闲食品,同时也是重要的社交工具。

  湘潭加工制作槟榔已经有400年历史,可能肇始于元末湘潭人嚼食槟榔以防治瘟疫,或者始于在湘潭这个较大的药材集散地的药商嚼食槟榔的习惯。尽管长期过量嚼食槟榔可能对身体产生伤害,但并不影响其作为湘潭地区市场中重要商品的地位,槟榔摊遍布大街小巷。历史上槟榔制作以家庭作坊加工,少量制作的生产方式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出现以现代技术生产包装的大规模生产的槟榔企业,例如小龙王、宾之郎、胖哥、友文、皇爷等。机械包装制品渐渐胜过手工包装,占据市场主体,而且湘潭槟榔逐渐渗透到湖南省内其他地区乃至国内其他城市。2003年,湘潭市规模以上槟榔生产企业销售产值为8亿元。

  旅游

  自然风景区

  湘潭全境的自然风光以高植被覆盖率的丘陵与丰富的水域为主要特征。主要自然风景区包括昭山与水府庙水库,它们都是典型的山水型景区。其中昭山紧靠湘江,曾以“山市晴岚”被列入古潇湘八景,晴岚则是指雨后初晴,雾气氤氲,山水相融的典型中国山水画的景致。市区湘江中的杨梅洲四面环水风光秀美,是野炊游玩的胜地。另外湘乡东台山为国家森林公园。

  历史与人文景点

  韶山是红色旅游的重要景区,重要的参观点包括:免费开放的毛泽东故居,毛泽东1966年回韶山所居住的滴水洞以及1993年建成的毛泽东铜像。

  望衡亭乌石镇是彭德怀的故居所在地,现建有彭德怀纪念馆。

  隐山是尚未开发的文化景点,周敦颐、胡安国胡宏父子都曾定居于此,被称为湖湘文化的发源地。

  市区的雨湖公园、白石公园、东方红广场是市民休闲及户外娱乐运动的主要场所。其中雨湖紧邻湘潭老城正街,古已为风景区,并有“垂柳碧孤塔,夕阳红半桥”的咏句。白石公园为纪念齐白石而建,公园边建有齐白石纪念馆。东方红广场有反映毛泽东回乡的主题雕塑《亲情》。其他历史古迹还有关圣殿、鲁班殿、望衡亭以及湘乡云门寺等。

  文化

  教育

  湘潭大学校门湘潭教育具有较好的历史传统,不少大学、中学、小学都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例如,湖南科技大学是在宋朝县学的基础上建立的,而湘潭市一中、金庭小学、以及宋楚瑜曾就读的昭潭学校等学校都已有上百年历史。

  现时湘潭市基础教育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2004年政府教育事业费支出占GDP0.9%。小学及中学设置充分,并有湘潭市一中、湘潭市二中、湘钢一中、湘潭电机子弟中学、湘潭县一中、湘潭县五中、湘乡市一中、湘乡东山学校、韶山学校等湖南省重点中学。2005年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为0.11%、1.02%,高考升学率为73.5%。

  同时湘潭市是湖南省高等教育的次中心,共有综合性国家重点大学--湘潭大学,以及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全日制高等学校,其中前4所大学的学生人数都超过了1万,共计在校生9.47万人,每万人拥有高校在校学生数居全国前10位。

  大众传媒

  在中国大陆现有的传媒架构下,与一般的地级市类似,湘潭市的大众传媒由官方部门管理控制,其中电子传媒为广播电视局所拥有的4条电视频道:湘潭电视台新闻频道、都市频道、法制频道、商务频道与2条广播频道:湘潭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FM98.6)、交通频道(FM104.2)。湘潭市一般家庭使用广电有线网络,可以收看55个模拟信号电视频道的节目,按计划2年内将转换成数字信号播出。

  而由中共宣传部门管理的湘潭日报发行2份新闻报纸:《湘潭日报》、《湘潭晚报》。

  另外湘潭市下辖各县、少数大企业拥有自办的广播电视台、报社。

  湘潭市区FM广播频道列表频率(MHz)电台名称频率(MHz)电台名称

  107.7中央电台音乐之声106.9湖南电台活力调频

  106.1长沙电台音乐频道105.0长沙电台星沙之声

  104.2湘潭电台交通频道103.2中央电台中国之声

  102.8湖南电台卫星频道102.2(长沙县)长广星空调频

  101.7长沙电台城市之音101.2株洲电台新闻频道

  100.3湖南电台交通频道100.1岳阳电台云梦之声

  98.9衡阳电台98.6湘潭电台新闻频道

  98.4株洲电台交通频道97.5/96.9湖南电台文艺频道

  95.9浏阳电台95.5(湖南经视)金鹰之声

  93.9湖南电台乡村之声?93.0湖南电台卫星广播

  91.8湖南电台交通频道91.0/90.1湖南电台经济频道

  90.6未知88.6长沙电台传奇广播

  87.6中央电台经济之声89.3湖南电台音乐之声

  民俗

  在中国正在发生的的社会变迁的大环境下,城市里富有地方个性的传统民俗渐趋少见,例如20世纪80年代湘潭人还会自发地在春节期间组织的舞龙舞狮表演,端午节期间在湘江举行的众多队伍参赛的并吸引大量观众的龙舟比赛。传统的湘潭花鼓戏、湘潭湘剧、皮影戏在电视电影的时代面临着生存的威胁。现在依然盛行的传统节庆有:春节、元宵、三月三、清明节、端午节、七月半、中秋节、小年等。春节时盛行送春、接春和送财神、接财神。三月三保存上巳节“地菜子煮鸡蛋”的传统;七月半(即中元节)农村接老祖宗的魂魄回家,贡品侍奉,烧钱纸,俗称“七月半接老客”。

  尽管政府一再努力推广殡葬改革,但广大农村仍然是土葬。葬礼可能是保存民俗最多的场所,有许多繁冗而讲究的礼节和程序。葬礼有道教、儒教、佛教三种,但做道场最为普遍,有时在晚上唱夜歌子。一家有丧事,全村的人都会义务前来帮忙,一般要“热闹”好几天才安葬。近些年葬礼有越办越热闹的攀比现象,而将坟墓用石头、混泥土“现代化”更是浪费土地、财力。

  麻将、扑克为城乡居民所喜好,除此之外,大众娱乐活动主要由大众传媒或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提供。李清德等人所表演的湘潭方言脱口秀是近年通过传媒引起广泛关注的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艺术形式,它以较“土”的湘潭方言为形式,以农村或城市中下阶层的生活趣闻和自嘲性的社会观察为内容,体现了新世俗文化的一种复苏。

  体育

  湘潭市建有一座体育中心,举办过1987年第六届湖南省运动会,并曾于2002~2003年作为八一湘潭足球队全国甲A比赛的主场,形成了全国球市低迷环境中的“金牌球市”。

  另外,湘潭钢铁公司具有较好的网球运动传统,培养出了李芳、唐敏、陈莉、张帆、彭帅等著名网球运动员。

  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祖籍来源

  据谭其骧的研究:湖南人来自天下,其中以江西居多(有江西老表的说法),湘潭亦如此。清同治醴陵县志引《湘潭脱难录》称“元明之际,湘潭土著仅存数户,后之人多自豫章(今南昌及附近地区)来”。清朝来湘潭投资营运的外地商人中人数最多的也是江西人。许多湘潭(籍)人的祖籍可以上溯至江西,例如王闿运、毛泽东、马英九等。

  人口现状构成

  2004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82.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45.9万人,女性人口136.9万人;农业人口201.23万人,非农业人口81.59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7.17‰,死亡率为5.16‰;自然增长率为2.01‰。全市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09.23:100。(湘潭市公安局2005)

  通过2000年第五次中国人口普查所获得的其他湘潭市人口构成情况:

  民族构成:汉族为主要民族,占湘潭居民总数的99.5%,另外土家、苗、蒙古、侗、回、瑶、满、壮等少数民族居民共计12382人。

  全市人口年龄分布:0-14岁人口为55.50万人,占20.77%;15-59岁为177.99万人,占66.61%;60岁及以上为33.72万人,占12.62%,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湘潭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全部人口性别比:105.42:100(男:女)。

  平均每户人数3.24人,市区为3人。

  在业人口从事职业类型: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占1.75%;专业技术人员5.97%;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2.80%;商业、服务业人员9.79%;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63.6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15.86%;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0.18%。

  人民生活

  湘潭市的人民生活初步达到小康,但存在一定的贫富差距问题,据2005年湘潭市统计局调查,2005年前8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20%城市居民组与最低的20%城市居民组相差10012.71元,前者是后者的4.5倍,基尼系数临近0.4。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85元,农民为4086元。城镇登记失业率小于4%,城市因贫困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有3.29万户7.38万人。

  全市恩格尔系数44.82%。人均生活用电量1415.3千瓦时/年。城市与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42.34平方米、48.5平方米(2005)。2005年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与流动电话52部,市区超过85部。家庭电脑普及率28.6%。

  人民平均预期寿命74.8岁,每万人拥有医生16.8人绿化覆盖率45.34%,人均公共绿地7.97平方米,人均拥有城市铺装道路面积11.38平方米。

热门城市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