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是全国目前最大的炼油工业基地,被誉为“南方油城”。茂名石油化工工业基础雄厚,以开采油母页岩和炼制石油知名,为“南国油都”,拥有华南最大的现代化炼油设备,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制品生产和出口基地。茂名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高岭土、稀土、油页岩、花岗岩均有开采价值。
“三高农业”蓬勃发展,荔枝、香蕉、龙眼等“岭南佳果”驰名中外,在1996年“中华之最”评选活动中,茂名市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2000年,江总书记在茂名高州出席县级领导干部“三讲”教育动员会,期间亲手植下“中华红”荔枝树,使茂名荔枝更是名扬天下。
电白是省渔业、盐业重点基地,海参、龙虾、鲜蚝等享誉省内外。
1994年,茂名已进入全国55个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0亿元的城市行列,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现价)427.49亿元。
茂名市是我省人口较多的地级市,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排第3位;也是全省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级市,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水果总产量、油料作物总产量、猪肉总产值在全省地级市中均排第一位。
茂名市南部临海,迂回的海岸线长220公里,拥有水东、博贺等多个天然良港。水东港是我国对外开放一类口岸,现已建成多个万吨级成品油码头和杂货、集装箱码头,拥有全国最大的25万吨级单点系泊原油接卸系统,年吞吐能力达到1450万吨。博贺港是全省三大渔港之一,盛产龙虾、对虾、海参、鲈鱼、膏蟹等,全市水产品产量居全省第一。
三茂铁路横贯全市,东接京广、广九线,西连黎湛线,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网络已形成,交通便利。全市“八五”期间共取得科研攻关成果686项,实施“星火计划”120项,实施市科技三项经费计划项目554项,开发高新技术产品13个,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1995年为36.15%;教育事业发展较快,1995年全市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稳步推进;全市有茂名学院(本科)、茂名职业技术学院、高州师范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学校,正在为茂名培养大批经济建设人才。
茂名市的手工艺业较发达,玉雕、角雕、贝雕等工艺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市场,闻名遐迩。
历史溯源:
本市秦属南海郡地。汉属全浦高凉县。三国至晋朝,先属高兴郡,后属高凉郡。南朝属高凉郡。梁大通二年(公元528年)在高凉郡治兼置高州。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于高州境内另置茂名县,属高凉郡。此乃茂建制之始。唐贞观八年(公元643年)茂名县为潘州治。从此,茂名属潘州三百余年。唐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高州移治电白县(今高州县长坡镇旧城村)。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废潘州,茂名县属高州,州治仍为电白县。元大德八年(1304年)高州移治茂名县(今高州镇),辖茂名、信宜、电白三县。
今信宜县境,汉属苍梧郡。南朝宋元嘉九年(公元432年)属晋康郡端溪县。梁时属梁德郡及梁德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梁德县为怀德县,属泷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信义县,属志扶州。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废怀德、潭莪、特亮三县并归信义县,属窦州,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避太宗赵光义讳改信义县为信宜县,仍属窦州。宋熙宁四年(1071年)改属高州。
今电白县境,汉属合浦郡高凉县,南朝宋无嘉十六年(公元439年)置宁化县为海昌郡治。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海昌郡置连江县为保宁县。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保宁县并入电白县,属高州。
今化州县境,汉属合浦郡。晋属高兴郡。南朝宋元嘉九年(公元432年)始置罗州县,属高凉郡。齐属高郡。梁时废罗州县改为罗州石龙郡,并置石龙县为州郡治。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石龙县改高凉郡。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复罗州石龙县,后曾称南扶州、辩州、勋州。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改为化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化州改为化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化州路改为化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为化县(洪武十四年复称化州县),属高州府。
至此,本市全境统属高州府。清朝建制不变。民国二年(1913年)撤销高州府后,信宜、高州、电白、化县(原化州县)先后同属高雷道、高州善后处、南路行政公暑、第七行政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年后,先属广东省南路行署,后属高雷专区。1953年属粤西行署。1957年后属湛江专区(地区)。1958年划出原茂名县南部火箭和卫星二公社筹建茂名市,195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建市(广东省辖市)。原茂名县改为高州县,化县改为化州县,与信宜县、电白县同属湛江地区。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辖信宜、高州、电白、化州四县。1984年市区改置茂南区(县级)。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茂名市(含郊区)用电白县、化州县先后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享受中央和省规定的优惠政策。
茂名市作为广东省西翼的一部分,要围绕“大港口、大工业、大城市、大发展”的发展的战略,把茂名建成美丽的现代化的海滨城市。优化经济结构,在巩固农业基础的同时,着力发展和提高工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强水利、能源、交通、邮电、城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把茂名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清理整顿开发区的审核原则和标准》,2006年1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了第三批通过审核的山西、湖南、广东、海南、四川等11个省(市、区)的167家省级开发区,其中包括了我市的茂名石化工业区、茂南城郊经济开发试验区、高州金山经济开发试验区、鉴江经济开发试验区四家开发区。目前,我市仍有信宜扶贫经济开发试验区及水东经济开发试验区尚未通过审核,2006年2月完成有关手续后有望公告于第四批通过审核的省级开发区之列。国家发展改革委此次提出了对各开发区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突出产业特色,集约使用土地,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引资质量和水平,真正把开发区办成发展现代制造业的集中区、吸引外资的集聚区、体制改革的先导区和循环经济的示范区等要求。
根子荔枝文化旅游区毗邻茂名和高州市区。距全国著名风景旅游区水东虎头山和“中国第一滩”47公里;距茂名火车站25公里,湛江飞机场102公里。广湛高速公路的开通、茂名机场的建设和高州至阳春,高州至玉林省道的拓宽及洛(洛阳)湛(湛江)铁路将在高州穿境而过,可大大地加强高州与广州和珠江三免洲地区的联系,高州至广州不外乎数个小的车程,作为茂名旅游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州荔枝文化旅游区秀丽的田园风光,自然风光,全国著名的荔枝生产基地风貌和独特的俚人风情将吸引众多的游客。
荔枝是旅游区的最大特色,根子荔枝生产以历史最久、面积最大、产量最高、质量最好、品种最优、成熟最早而驰名中外,是国家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白糖罂、白腊荔枝生产基地”和“国家荔枝标准化示范区”,有“中国荔枝第一镇”的美称。自唐朝以来,根子荔枝成为历朝贡品。位于镇内柏桥管区的贡园,是茂名现存最古老的荔园。
根子荔枝于公历5月下旬开始上市,成熟期比国内的增城、从化等其他荔枝产区早30天左右,而且品种比较齐全。优稀品种白糖罂荔枝,被评为“广东省早熟优质荔枝第一名”,第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到1999年,全镇荔枝总种植面积7万亩。二月荔花漫山遍野,粉妆玉砌,驻足于花径之间,踏春、赏花、尝蜜,迷人之春光扑怀而来:五月、六月蝉呜荔熟,这时,漫步荔乡,一边看似海红荔,一边品尝荔枝,使人十分惬意。
现有旅游景点:
(一)贡园古树
贡园位于根子镇柏桥管理区,总面积约80亩,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了。
贡园是粤西地区现存最古老的荔园,园内古荔丛生,形态各异,这些古树的树龄多有500年以上,主干已部分腐朽,中空成洞,根部萌生新芽,几代同堂,相映成趣,极具观赏价值,是一座名符其实的荔枝博物馆。
据史载,祖籍高凉的唐代宦官高力士贡奉给杨贵妃品尝的荔枝就是采摘于该园。
园内现存古围场、马踏石等文化古迹,园外风掀稻浪,牧笛悠扬,一派优美的田园风光。
(二)红荔似海
中心景区位于根子镇元坝管区的根竹岭,岭上有亭,名为观荔亭。亭内镌刻着名家所书的历代名人咏荔佳句。这些书法作品经精工雕琢镶嵌,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登亭纵目,上万亩荔枝尽收眼底,此起彼伏,如海如涛。二月,荔花盛开,春风扑面,是香之海、蜜之海;五月,荔枝成熟,漫山遍野之间,一片绿海红潮,无涯无边,故智“红荔似海”。荔荫间,一座座豪华别致的荔农自建的“荔枝楼"若隐若现,有如绿海星帆。
(三)浮山仙泉
浮山仙泉位于浮山之水波洞,是一处天然构造的巨石裂隙涌泉,泉下成潭,潭水明净透澈、甘洌清甜、四季常盈,夜来明月照于潭中,玉盘映照。夏日沐于潭中,如浴瑶池,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
相传潘仙于浮山参禅悟道时,曾以此泉炼丹,故得名“仙泉”。
(四)双龙戏珠
此乃浮山北侧的双龙溪,两溪皆发源于浮山北侧山腰之双龙洞。两溪迂回曲折,蜿蜒而下,远远望去,如双龙嬉戏。溪水清澈冰凉,泉声悦耳,溅玉飞珠,烟虹雾彩,美不胜收。
(五)灵龟祝寿
此景位于浮山,实为山中之灵龟石,此石形同巨龟,匍伏于山中,石上绿苔潜生,如千年灵龟上之绿毛。灵龟之上有一老榕,气根下垂,长成多株新树,独木成林,盘根错节,牢牢的生长在灵龟之上。相传南海之龟仙游历浮山,为根子之秀丽景色迷恋,不愿离去,化为此石。
(六)冼庙灵光
位于浮山龙须岩下,该庙始建于宋代,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是高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冼太庙总建筑为400多平方米,奉着冼夫人彩色雕像,栩栩如生。
庙前对联“门对三官官阶亦显,神临两县县境咸安”为清代举人黄雅川所题,在主殿正门上方,有一横匾,上书“浮山慈云”,字形行体,笔画苍劲,与浮山之雄奇险峻溶为一体。
多年来,冼夫人的巾帼英雄形象备受世人景仰,因而浮山冼太庙也吸引了大批来自周边各地的信男善女朝拜,香火鼎盛。
(七)龙须献瑞
此景位于浮山龙须岩。该岩在半山腰处,高达65米,直如斧削,雄奇险峻。在断岩中部的裂缝之中,顽强地生长着一从青草。这丛青草久旱不枯,长雨不萎,四时常绿。传说此草是龙王的须,故曰龙须草。每遇大早之年,只要摇动龙须,便会天降甘露。
(八)潘仙故里
位子浮山潘村之后侧。浮山是潘仙之故乡。潘仙俗名潘茂名,晋代人,一生向道,相传于高州之观山参透禅机,得道成仙。现在高州一带还流传着许多关于潘仙的传奇故事,过去茂名县和现在的茂名市,就是当年隋帝以潘茂名的名字命名而延用至今。
(九)仙人湖
位于潘仙故址之后侧。湖面宽阔,由四周之山溪相汇而成,湖水清澈。四周林森树密,野趣盎然。湖平如镜,湖边景致倒影湖中,绰绰约约,晰然可观。阴雨天,湖中雾气氤氲,飘渺不散,疑是人间瑶池。
相传潘仙于浮山之时,常浴于此湖,故名仙人湖。
(十)浮山观日
浮山之顶峰最高海拔966米。立于峰顶,极目远眺,西北方,荔林绿浪,荔乡风光尽收眼底;正东面,南海归帆绰约。晨旱旭日东升,霞光万道,彩云飘动,远处海天一色,征帆点点,令人心旷神怡。
(十一)中华红荔枝
2000年2月。江总书记到高州视察,在根子镇全国荔枝标准化示范区亲手种植了“中华红”荔枝纪念树,每年到此参观游览,拍照留影的人多不胜数。此外,贡园内还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及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亲手种植的荔树,每年都引来无数的参观者。
(十二)放鸡岛
距中国第一滩8诲里处,原名汾洲山,海拔122米,从东北至西南弧形走向,面积貌一新1.9平方公里,该岛附近水深6—12米。能见度达8米,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是一个神秘的潜水旅游圣地。岛上岩石耸立,千姿百态,气象雄伟。远处,水天一色,烟波浩淼;近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海底遍奇形怪石珊瑚等,游客在这里可以观看原始景观、享受原始野趣,同时还可以亲身体验捕、钓海产品的乐趣及品偿纯天然的海鲜。
市名之由来
茂名市名起源于人名,由人名而至县名,由县名而至市名。
据明万历《高州府志》记载:西晋末,永嘉年间(307-313年),今高州地内有个潘茂名的人,他入山遇着道士下棋。道士欣赏他的对答和相貌,教他予黄精不死的丹方。他便在东山采药炼丹,而后升仙于西山(观山)之上。解放前,高州城文明门外冼太庙门前尚有他用的石船及其丹灶古迹,今该庙内还有一块生长着少许苔藓的石船破石存在,作为传说中的潘仙遗迹的历史见证(又一说是冼夫人遗物)。
后人为了纪念潘茂名为民灭病除害和用石船救水灾居民的历史功绩,就把他住过的山叫做潘山,把他炼丹所在地叫潘仙坡,把潘仙坡附近一带地方称作茂名。传说镇南大将军冯游后来来到两山间筑城,取潘道士的名字,建了潘州的茂名县。有些史书记载:隋始置茂名县。其实东晋就已置茂名县,后废,南朝梁复置,“隋唐因之”。宋开宝五年(972年),废潘州为高州,茂名改属高州。明清的茂名县,仍为高州府治。中华民国期间,废高州府,茂名县先后属高雷绥靖处督办、南路行署第七专区所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茂名县先后属南路、高雷、粤西、湛江专区(行政区)所辖。
1954年开始,中央有关部门派来地质勘测队,在茂名县南部和电白县西部一带进行勘探,并成立了勘探石油工区。1955年,国家批准了在茂名县南部一带开采石油。1958年,成立了茂名工矿区城市筹建处,并将茂名县南部的金塘、公馆,袂花、镇盛、鳌头等地区总共418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出,正式以“茂名”的名字建立了茂名市,将原来的茂名县改称高州县。
茂名市初建时,因未定市名,而暂叫茂名工矿区。当时成立的一些属于市筹建处的直属单位,叫茂名工矿区城建局、茂名工矿区财政局等等。这个市叫什么名称,省委要市筹建处提出意见上报。有人建议,就叫“茂名市”。“茂名”是茂名县的县名,觉得夺去县名不妥,再加上“茂名”是纪念传说中的仙人潘茂名的,有封建色彩。又有人建议叫“公馆市”而公馆又带有庄园气味。还有人建议叫“金塘市”,又嫌其未能概括几个矿区的特点。最后有的领导提出从金塘、羊角、石鼓、低山几个矿区的名称串成一个市名,从“金塘”中取“金”、从“羊角”中取“羊”,以同音取“阳”,叫“金阳市”,意思是在金色的太阳照耀下,创建美丽的城市(后来有条马路叫金阳大道,有的商店叫金阳商店,缘由就是从这里来的)。茂名工矿区城市筹建处对这四个市名都分别陈述理由,以正式文件向省委推荐,由省委作决定。省委考虑茂名工矿区在世界上都出了名,再改用别的名称,容易引起错觉,为了连贯性起见,决定叫“茂名市”,将茂名县改为高州县,报国务院批准,1958年8月26日将茂名工矿区正式定名为茂名市。
寻找茂名老年俗
1.正穷节吃艾(籺)
农历正月最后一天为“正穷节”,即正月结束的意思。茂名地区“正穷节”还有另一层含义,因本地“正”与“蒸”同音,“正穷”即“蒸穷”,是将穷苦病患从人世间“蒸发掉”之意。这天,乡间户户饮艾茶、插艾花、吃艾(籺)。人们都到田野里采摘艾菜,拿回家中洗净、晒干,搓成茸状,放进锅中煮熟,搓干水,伴以米粉、红糖搓匀,做成艾(籺)。因艾有去尘排积、镇灾驱邪的作用;故艾(籺)也称“正穷,吃了“正穷”,可使身体健康,无病少痛,人们非常喜欢吃。
2.年廿六、七做(籺)吃
每年到了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或二十七,我市民间都有做吃的习惯。相传,从前茂名本是一片荒芜之地,五谷不生,后来来了一群躲避战乱的人,见此处丘陵连绵,了无烽烟,便扎根开荒种作,繁衍生息。人们初时只能种些薯类等杂粮,聊以充饥。为充分利用粮食,人们便将杂粮用木槌捣成粉,加水搅成糊状蒸煮,令其体积增加几倍,成为木薯糊、玉米糊之类的食物。再后来,人们已成功地在这块土地上种上了稻谷,并连连获得好收成。为庆祝丰收,也为调换口味,人们便按先前之方法,将米捣成粉,并配以蔬菜之类简单的馅料,做成了有一定形状和一定味道的食物,这就是“(籺)”了。初时,人们还只是用梗米(俗称“粘米”)粉做,后来发现糯米粉黏性更强、造型更易,口感更佳,便专门用糯米粉做(籺),年复一年,渐成风俗。
茂名糯米(籺)式样很多,有煮汤(籺)、菜包(籺)、寿桃(籺)、水(籺)、糖心糍、糖板(籺)、槌挞(籺)、灰水粽、艾(籺)、糯米糍、发(籺)等。各种(籺)都有不同的做法,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吃法、不同的味道。每年在过年前几天,即腊月二十六、七的时候,我市民间便兴起做(籺)的习俗,一来表示送旧迎新,二来可准备一些以“摆年”(即将(籺)放在家中跨越新旧两年),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生活美好。
3.年晚张贴春联守岁分压岁钱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是除夕,茂名地区称年晚或年三十晚。这一天,农村的生产活动基本停止,家家户户开始贴春联、门神,门额上贴上利是,灶头、水缸、猪栏、牛栏、谷桶等也要开始贴上一张小红纸,以示吉利。还搞一些祭祀活动,备办鸡、猪肉、鱼等酒菜,烧纸烧香祭祠堂、庙宇、社稷、祖宗、灶君等。
除夕晚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团圆饭基本上是一年之中最丰盛的一顿。外出的人一般都回家过年晚,与家人团聚吃年饭。吃时,若家里有人外出未归时,则要给外出的人留下1个座位和1副碗筷,以寄托思念之情,团圆饭也要剩些到第二天(即第二年)。团年饭的菜式多样,但一定要有鱼,表示年年有余的意思。
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祭祖宗。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
当晚,长辈要给孩子分压岁钱,还要在家中摆上一些生蒜、蘑菇、甘蔗、糯米、煎堆、果品、蒸糖笼等,此谓“摆年”,都是表示来年多福多寿、甜甜美美、平安幸福的意思。此外,家中每间房子还要点上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守岁。直到交年时分,家家燃放烟花炮竹,以示除旧迎新。
4.年廿三送灶君扫灰尘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茂名地区俗称“小年晚”,也称“祭灶节”,家家户户备办茶酒、素菜、果品、甜品,在厨房中烧纸敬祭灶君,送其升天,然后从里到外清洁卫生、打扫灰尘。
祭灶,是一项在我市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灶王爷像上大多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到了腊月二十三,人们便备办茶酒果品等,烧纸祭灶,送灶君上西天,以表达对灶君的尊敬之情。
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大庭小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街小巷,各家各户洋溢着忙忙碌碌、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我国春节,俗称“新年”、“阴历年”,是我国汉族人民最隆盛的节日。据了解,殷商时,每年的首日是从农历十二月开始,秦朝和汉初则从农历十月始。汉武帝太初元年采用“太初历”,规定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后,采用阳历纪年,以阳历元月一日为岁首,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沿用至今。
在粤西茂名,过年一般是指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至正月结束这一段时间,主要的地方习俗有祭灶、扫尘、做(籺)、贴春联、贴门神、吃团年饭、燃放烟花炮竹、分压岁钱、守岁、拜年、派利是钱、做年例、唱大戏、吃艾(籺)等。
5.做年例睇大戏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我市俗称“年例”。但茂名地区的年例日却各地有所不同,大体上是从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止,也有些地方是在农历二月份的,其余一些“翻秋”年例则每个月都有,年例节一般一个村庄为同一天,少数两天。也有附近数条村庄的年例节都是在同一日的。年例节多集中在元宵节前后。
年例是茂名地区民间过年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在农村素有“年例大过春节”的说法,也是茂名地区最具特色的一个节日。年例期间,家家张灯结彩,村镇街道布置彩楼、彩廊、画廊等,路旁插满彩旗,鞭炮声及锣鼓声此起彼伏,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力竭所能,尽献于众。粤剧、电影、歌舞、木偶戏、采茶戏、杂剧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纷纷亮相。其中尤以粤剧最为受欢迎。粤剧本地俗称“大戏”,是各地年例日必备的表演节目。一般在年例日前后连演数天,观者络绎不绝。此外,醒狮班前来舞狮助兴,也是年例日的必备项目。
年例的主旨是敬神、游神、摆钟、祭礼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一村过年例,周围村庄群众都来看热闹助兴,家家户户大摆宴席招待亲朋戚友,不论是否相识,一律热情款待茶饭酒菜。
6.春节派利是拜年舞狮子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是新一年的开始,也叫“新年”,是最隆重的节日。自古以来,茂名人过春节,一般由年初一延续到初五、六。初一这天凌晨,各地燃放炮竹庆贺。早上起来,孩子首先给长辈拜年,长辈则给孩子派“利是钱”,以示吉利。人们则互相拜年,见面互道“恭喜发财”、“添福添寿”等吉利话,预祝新年万事如意,顺顺利利。在我市一些地方,这天禁忌很多,如:要吃素、不倒垃圾、不能争吵、不向人讨债索钱、水缸要装满水、灶膛里要保持有火种、出嫁女不在娘家住宿、千万不要损坏家中器具,等等。
春节期间,各地进行祭祀、庙会、宴饮、迎神、贺年、玩赏、燃灯等活动,城乡普遍开展打太平鼓、舞狮子、玩花灯、舞旱船、舞龙等节目,其中尤以舞狮最为盛行。在农村,醒狮班行走各村各户,上门舞狮子、耍功夫,拜年贺岁;在城镇,醒狮班则逐街逐巷到一些店铺或单位处敲锣打鼓舞动狮子拜年,祝单位红火,商家生意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