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 湖州 简介

湖州

简介
详细介绍
  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66)湖州地属吴国。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越灭吴,地属越国。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楚灭越,地属楚围。湖州又一名称菰城,就源自建于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的下菰城,乃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春申君黄歇所建,这是湖州年纪最大的古城,其遗址今天仍保存在湖州市郊云巢乡窑头村的稻田、毛竹和桑树之中。公元前206年,项羽在吴中(今湖州)起兵,自立西楚霸王,在湖城中心建“项王城”,其南城墙原址在今天的福来福大酒店,解放前还留有两个石狮子,后移到人民公园里去了,“项王城”也终于淹没在闹市之中;另有“项王井”,原址在今天的浙北大酒店北面100米处。项羽起兵前后的许多活动都是在湖州进行的,《史记》记载,项羽与叔叔项梁“避仇于吴中”,唐颜真卿在《项王庙碑阴述》中说得很清楚:“吴中,盖今之湖州也。”避仇期间,恰逢秦始皇东巡经过湖州,项羽就是在湖州城边东北8公里的掩浦偷看秦皇舆并放言“彼可取而代之”的。第二年9月,项羽便就地起兵反秦。所举之兵都是他在乌程的宾客及弟子和附近各县收得的,即所谓八千“江东子弟”。部队号“乌程兵”,乌程就是湖州。起兵后在下菰城北建城,这就是项王城,兵屯于今湖州弁山。方志记载,湖州出西北之门又叫霸王门,弁山则有项王走马埒、饮马池、系马木、磨剑石等古迹。过去,在湖州城内和弁山等处都有项王庙,后被毁。湖州的主山是弁山,项羽被江东父老封为弁山之神。

  ■特色湖州

  湖州是全国著名的蚕乡,也是世界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58年,在湖州南郊的钱山漾出土了一批丝线、丝带和没有碳化的绢片。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测定,确定绢的年代为距今47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早期,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并已确定的最早的丝绸织物成品。它的发现使湖州丝绸的历史往前推至4700年,成为世界丝绸最老的寿星。它的发现同时也推翻了黄帝元妃嫘祖(约公元前2550年)发明养蚕的神话传说。现在,这些绢片已成为浙江丝绸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湖州是湖笔的产地。中国历史上就有“湖颖之技甲天”的说法,所谓“颖”指的是笔头尖端一段齐而透明的锋颖,业内人称之为“黑子”。秦朝名将蒙恬来到湖州善琏后,对毛笔做了重大的改革,“纳颖于管”,既把笔毛纳进竹管内,以披柱法改进毛笔。因为这个传说,蒙恬被尊为中国制笔业的始祖。

  湖州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茶圣陆羽在湖州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据考证,三国时期,东吴已成为当时茶业传播的主要地区,但消费还局限于上层社会,唐朝时茶叶的产销中心转移到浙江和江苏,湖州茶业开始特供朝廷,名扬天下,成为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我国古代贡茶分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地方官员选送,称为土贡;另一种是由朝廷指定生产,称贡焙。湖州,就是唐朝廷设立的历史上第一个专门采制宫廷用茶的贡焙院所在地,可见当时湖州茶叶的品质和名气。唐张文规曾作《湖州贡焙新茶》诗云:“凤辇寻春半醉归,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诗中的“湖州紫笋”指的就是湖州长兴顾渚山的紫笋贡茶。饮茶之风一起,文人墨客便将茶淋人诗词,“茶道”一词也出现了,它最早发现于唐代著名诗僧、茶僧皎然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这比日本使用茶道一词早了八百多年。皎然俗姓谢,名昼,湖州人,是南朝谢灵运的第十世孙。其实,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最早把中国天台山茶籽带到日本、播种在京都比睿山麓的是日本的最澄和尚,时间是公元805年。次年,日本空海和尚又从中国带回茶籽,献给嵯峨天皇。在天皇倡导下,中国唐代的饼茶煮饮法在日本弘仁年间得到发扬光大,形成“弘仁茶风”。到了南宋,日本荣西和尚带回南宋的制茶法和饮茶法,使南宋的蒸清散茶在日本普及开来,被推崇为日本茶祖。到了清朝,福建的煎茶法传到日本,同时传去的还有中国紫砂茶具,到18、19世纪,日本的茶道即煎茶道才逐渐形成。

  湖州是中国绿茶的重要产区,茶叶品种很多,但最著名的除了紫笋茶,还数独产于安吉的白茶。白茶归类为绿茶,颜色其实也为略透明的淡绿色,因芽叶上有一层细细的白绒毛而得名。其珍奇之处在于,在数百年里,白茶都处于野生状态,而且寥若晨星。现在的安吉白茶的母本系孤茶一株,长在海拔800米的大溪山深山岙中,已历尽150年风霜,被称为“白茶王”,是古今中外茶中极品,被誉为“中华一绝”。早在宋代宋徽的《大观茶论》中就有评价:“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御赐白茶遂为第一”。据中国农业部专家检测,白茶的氨基酸含量特别高,达10.6%,比普通绿茶高出一到两倍,茶多酚含量相对偏低,是绿茶一绝,被市场极为推崇,曾先后在第二届、第三届国际名茶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湖州美食很多。这里有诸老大的粽子,被誉为“粽子状元”,有丁莲芳的千张包子,有周生记馄饨,有震远同“茶食三珍”,有泗安酥糖,有双林姑嫂饼,南浔定胜糕,有让世人惊诧的“百鱼宴”,有佳肴烂糊鳝丝、太湖炝白虾,练市酱羊肉、双林板羊肉,花鲢头滚豆腐、雨后地滑苔(菌),有田螺嵌肉,有芽麦塌饼、绣花锦菜,有清汁笋、莼菜,有名酒箬下春和乌程酒等

  ■旅游湖州

  湖州风光独特,东部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情,西部中国竹乡林海飞瀑高山草甸的风韵,孕育了“太湖、竹乡、名山、湿地、大宅门、古生态”六大旅游品牌。中心城市的飞英塔,以塔中有塔而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铁佛寺中的铁观音,以东方维纳斯的美誉而名播海外;中国竹乡安吉,黄浦江源头的龙王山,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全国面积最大、竹种齐全的中国竹子博览园,彷佛是长江三角洲的一条绿色长廊,伴着竹乐清纯的旋律,向游客展示着“绿色生态”的旅游定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清凉世界德清莫干山,与庐山、北戴河、鸡公山并称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德清的下渚湖是江南最大的湿地风景区,这是新开发的一个自然生态景区;江南大宅门南浔,以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内涵,与德清的千年古镇新市一起成为水乡古镇的标志;位于江浙皖三省交界处的长兴,以十里古银杏长廊、“活化石”扬子鳄、第二冰川期遗址金钉子和唐代贡茶紫笋茶而成为古生态的见证。

  2006年,湖州市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人文湖州

  湖州的古今英才辈出。许多都是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曹不兴,是二十四史中最早立传的画家;如陆羽,尽管不是湖州人,但客居湖州30多年,在这里写成了世界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被后人奉为“茶圣”,如赵孟頫,变革南宋院体格调,开创了中国士大夫文入画派,世称“赵体”;:如吴昌硕,是中国近代绘画史的开创者,海上画派的创始人;如沈家本,是中国近代法律体系的奠基人。在文史界,有著名唐诗《游子吟》的作者孟郊,有客居湖州写下“西塞山前白鹭飞”佳句的张志和,有《三言二拍》中《二拍》的作者凌蒙初,有为《红楼梦》作序的戚蓼生,有红学家俞平伯,中国二十四史中,有三史,宋书、梁书、陈书)都是湖州德清姚察父子撰写的;在政军界,有五代时的。南唐后主”李煜,有南北朝时期的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有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有辛亥革命的功臣陈英士,被称为“民国奇人”的张静江,有1931年在上海挽救了党中央、被周恩来称为共产党情报工作“前三杰”之一的钱壮飞,有被后人称为“民族节气的楷模”的外交官杨光注,有新中国第任林业韶长梁希;在教育科技界,有一千多年前影响“太学”的教育家胡瑗,有被誉为“千古治黄第一人”的水利专家潘季驯,有赫赫有名的钱三强,有“中国航天之父”屠守锷,有气象学家赵九章,有冰心、费孝通、雷洁琼的老师、哲学家赵紫宸,有。国宝”级文物鉴定家徐森玉,有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在艺术界,有新中国杂技事业开拓者之一、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夏菊花;在实业界,有被称为江南第一巨富的沈万三。近年,又涌现出了中国古桥古船专家朱惠勇……

  ■基本信息

  湖州市位于浙江省北部,是环太湖地区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依山傍水,自然条件优越。全市现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吴兴、南浔两区,总面积5818平方公里,总人口257.58万。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为760.89亿元,湖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80%。

  区号:0572

  邮编:313000

  位置: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杭嘉湖平原,东邻上海,南连杭州,西近南京,北隔太湖与苏州、无锡相望,全市总面积5737平方公里。

  人口:251万,其中市区人口105万。

  区划:辖南浔、吴兴2个建制区和德清、长兴、安吉3个县。

  行政区划一览**乡镇街道资料截至2005年12月31日;面积、人口根据《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湖州市面积5794平方千米,人口257万人。辖2个市辖区、3个县,7个街道、48个镇、19个乡。

  吴兴区面积872平方千米,人口58万人。邮编313000。区人民政府驻湖东路。

  南浔区面积716平方千米,人口50万人。邮编313009。区人民政府驻南浔镇。

  长兴县面积1388平方千米,人口62万人。邮编313100。县人民政府驻雉城镇县前街3号。

  德清县面积936平方千米,人口42万人。邮编313200。县人民政府驻武康镇永安街158号。

  安吉县面积1882平方千米,人口45万人。邮编313300。县人民政府驻递铺镇灵芝西路1号。

热门城市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