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西汉末年,群雄四起。公元21年,平原人迟昭平(女)聚众数千人起义,抗官税,荡官衙,杀土豪。隋末,夏津县人张金称、武城县人孙安祖、窦建德聚众起义于高鸡泊(今武城大洼),转战于山东、河北一带,后建都乐寿国号夏;平原的阿舅军以刘坝道为首领,转战山东各地。平原人郝孝德聚众起义,活动于黄河以北,后投瓦岗军;继窦建德之后,武城县人刘黑闼等农民起义屡兴不衰。清末,齐河人朱红灯领导的义和拳(后改称义和团),在平原、齐河一带兴起,遍布冀、津、京,影响全国。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中,德州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齐河县的贾乃甫、马馥塘,参加了1921年王尽美、邓恩铭在济南发起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贾、马是本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他们于1924年在齐河县后里仁庄建立了全区第一个党支部。1926年,共产党员刘格平在庆云县领导了马颊河罢工斗争。1938年,萧华同志率115师到本区,以乐陵为中心建立了冀鲁边革命根据地。在毛泽东同志关于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指导下,本区党、政、军同仇敌忾,生死与共,用鲜血和生命,以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粉碎了日本侵略军的一次又一次“扫荡”、“蚕食”、“剔块清剿”和国民党中反共顽固派的武装挑衅,保卫了边区,保卫了家乡,使冀鲁边根据地岿然屹立在星棋罗布的碉堡群里,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在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里,壮烈牺牲在这块土地上的县团级以上干部就有70多名。杨靖远、马振华、杨忠、黄骅、吴匡五、徐尚武等烈士的英名辉映着冀鲁大地。解放战争中,全区百万翻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支前,先后有10万名青壮年参军,有50万民工支前。由乐陵、庆云民工合编的渤海一军分区第一担架团随军服务,历经冀、鲁、苏、皖、豫5省,行程万余里,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被华东支前委员会授予“模范担架团”光荣称号。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全区人民进行了可歌可泣的伟大斗争,创造了英勇悲壮的光辉业绩,涌现出千千万万个英雄模范人物。他们当中有工人、农民,也有知识分子和干部,这些人反映了新中国一代新人的精神面貌,谱写了德州历史的辉煌篇章,鼓舞人们永远奋斗、前进。
【民族宗教】
德州市是全省民族宗教工作任务较重的市地之一。现有回、蒙、满、壮等39个少数民族成份,共7.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其中回族人口6.9万人,回族人口占50%以上的村居104个,少数民族人口超万人的县2个(陵县2.05万人,临邑1.23万人),回族乡1个。全市有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三种宗教,共有信教群众146697人(其中:基督教徒50926人、慕道友16744人,天主教徒9537人、望友2643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群众66755人,佛教信徒89人,道教3人),有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319处(其中:基督教活动场所169处,天主教活动场所30处,清真寺119坊,道教活动场所1处),宗教教职人员379人(其中:基督教牧师8人,长老23人,副牧师1人,传道员64人,神学生4人;天主教神甫6人,修女4人;伊斯兰教阿訇138人,海里凡128人;乾道1人,坤道2人)。农村信徒占95%,分布在全市11个县市区的9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1697个村。信教人数较多的县市区有陵县、临邑、齐河、禹城、平原、夏津、德城等。近年来,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把民族宗教工作作为维护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定期研究民族宗教工作制度、领导干部包重点民族村制度,成立了民族事务协调委员会和全市宗教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市、县两级民族宗教工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