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0-81881998
历史沿革:
位于龙津东路708号至712号的荣华酒楼,原名荣华楼,创业于光绪二年(1876),原是一间砖木楼房,门前挂有一对联,写着:雀舌未经三月雨;龙牙先占一枝春。
民国25年(1936年),荣华茶楼门面前幢被改建为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竣工后复业时恰好是其开业60周年志庆。当时店门前已换一副新的对联。该联是清代书法家吴道镛亲笔为荣华新楼落成开业而写的,对联曰:荣业宏开历六十年旧址重修,非壮丽堂瑛辽房供雅座;华楼高耸喜三千客如云毕至,在此勾留消遣…(该对联现已不存在,上述是原茶楼退休工人回忆的,因日久,对联尾后的几个字无法回忆齐全)。
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时荣华茶楼的司理已是陈象臣,是独资顶手经营的,因店史悠久,创业者是谁已无法考究。
荣华茶楼改建后,店容装饰,门面古色古香,设有饼柜,一边经营本店生产的饼饵、糕点,一边销售赞美公司的饼干。厅堂设置较为高雅,楼层高,光线充足,空气清新通爽,就座品茗,使人感觉舒适,所以招徕不少雅士、客商,如医生、针织花纱商人及房地产经纪等。二楼前厅骑楼向马路处,全部满洲窗装置,窗前有一小骑楼(小露台),栏栅上栽有各种各样的盆花。前厅两边和后楼大厅,全部卡位设置,中间摆设云石台面的方台,比盛行的玻璃台面更为高雅。壁挂名人字画,以供茶客边品茗谈心,边欣赏古董字画。
主要荣誉:
80年代初,荣华酒楼的点心师傅方旋精心研制出荣华麻香酥。荣华麻香酥是粗料精制的品种,有甘香酥化的特点,从1983年起多次在广州美食节获奖。
当时曾运用宣传手法以“荣华”二字顶格公开登报为“荣华麻香酥”征联,扩大宣传面,凡入选头名,奖给可供12人用本店筵席一桌,故引起不少文人墨客的雅兴,一时珠玉纷投,传为佳话,荣华之名,不胫而走。结果获奖者叫何国贤,其对联是:“荣誉麻香颐陆羽,华筵珍品醉刘伶”。该联由现代已故书法家麦华三亲笔书写,悬挂在二楼大厅近门口圆拱两边,供茶客欣赏,可惜现在该联因装修调整店内布局被毁掉。
1997年12月,在杭州举行的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认定会上,“荣华麻香酥”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同时被大会指定为接待食品。
经营现状:
广州市荔湾区旧城改造启动,龙津路长寿路地块纳入改造范围。位于龙津东路、创业于光绪二年(1876年)的荣华楼,尽管是广州现存少数的百岁老茶楼之一,但并非文物单位,荣华楼已同意改造。[LaoYanH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