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1-62740084
酒香不怕巷子深,面好不怕店铺小。开在上海西南角娄山关路上的“兰桂坊”酒家,近几年来深受上海食客喜爱追捧,称之为“上海滩面王”。
别看“兰桂坊”只有双开间门面,它的招牌“黄鱼煨面”已名闻遐迩、再加精心制作的排骨面、酱爆腰花面、松茸上素面、鸡丝火腿煨面、八宝辣酱面、雪菜黄鱼羹、红酒焖牛尾等40多种面菜,让宾客纷纷叫好。上海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曹可凡、陈蓉,歌唱家朱逢博、施鸿鄂、任桂珍,作家王安忆、钢琴演奏家孔祥东,导演冯小刚,还有一些台湾影星如刘若英等,都闻香而至。更有许多食客前来品尝后,成了“铁杆”回头客。一名旅美华侨在《纽约时报》上撰写“佳肴鉴赏篇”介绍兰桂坊。电视美食评论家周彤也是“兰桂坊”的座上客。上海出版、销量极大的《上海餐馆指南》上,“兰桂坊”被评为“上海50家最受欢迎的餐馆”之一。
“兰桂坊”酒家虽不大,经营者吴德美却是个“大块头”。不久前有人为他撰文,标题为《富气老爹》,描述他的面相为“仁慈可亲的笑容,心宽体胖的身躯、特别是那土耳坚厚且肥大,更显得富贵相”。笔者多次见过吴老板,感到如此描述确是惟妙惟肖。
笔者常到“兰桂坊”吃面。一天下雨未带伞,“天留客”走不了,便和老板闲聊起来。我问“兰桂坊”的炸排骨为何如此好吃,松脆味浓百吃不厌?黄鱼煨面又为何鱼香肉嫩入口即溶?吴德美说:“首先选料要上等,我每天都是自己上菜场,定店选购。面条也是专门加工。其次要讲究用料。你看我们的黄鱼煨面,用黄鱼骨熬的汤浓如牛奶。一条黄鱼能有多少骨?多少黄鱼才能熬成这么鲜浓的汤?这一条就不是任何餐馆都可做到。还有调味的食盐、酱油等,一律选购瓶装的,并且必须是名牌。否则你排骨选得再好,调料不到位也烧不出好味道。”原来,出身富裕之家,文革后却在弄堂口卖面起家的吴德美,对厨房的要求严格到苛刻,一切须按照他的规定来操作。比如醋用一小时就要换一瓶新的,因它会因厨房温度而变味。厨师配用酱油、食油、汤水、食盐时必须分别使用专门的勺子,不能让勺子混用使调味品串味。这样的规矩,在“兰桂坊”的厨房里还有很多条。
作为餐馆老板,吴德美还有个特别之处:他经常在店堂里观察吃客爱吃什么,会不会吃。他会不厌其烦地指点客人如何吃面。这一方面是出于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一往情深,希望与人分享;另一方面,也为让客人真正吃好,吃得物有所值。他会告诉你,浇头面*的诀窍有“过桥”、“扑面”两种。“过桥”,就是浇头与面分盆装开。“扑面”,就是不要将热炒的浇头与面拌和,否则热炒浇头的原汁原味会被鲜汤的浓汁冲淡。吃浇头面时,要边吃浇头边轻挑面吃,这样才可带来双重味感。他还会热心向客人介绍“一面几吃”的“吃面经”:如果三位客人有的点排骨、有的点腰花、有的点鳝丝面,他就会建议客人将每种浇头一分为三。这样吃一碗面的客人,就能同时尝到三种浇头的美味。
吴德美还十分乐意向客人介绍菜肴的烹调方法。如介绍“一鱼多吃”,仅黄鱼,就可烹制醋溜黄鱼片、苔条黄鱼、糖醋黄鱼、面拖黄鱼、雪菜黄鱼羹等等。有时碰到“知音”吃客,吴德美会坐下来陪他吃请他吃,边吃边切磋厨艺,谈及烹调的煎、炒、煮、炸、焖、炖、熬、酱、卤、熏、烤、熘、烩、爆、汤、唰、煨、蒸、瓤、扒等十八般武艺,他津津有味,谈兴大起甚至忘记时间,从午餐一直吃到晚餐。[LaoYanH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