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网站群:美食网 | 美容网 | 宠物网
首页 菜谱 原料 软件 点评 成果 餐厅 小吃 贴士 小馆 特卖
电子地图:

锡惠胜景导游图

分数: 评论:0
锡惠胜景导游图属于无锡市,锡惠胜景导游图是无锡著名旅游景点,这份地图绘制的比较详细,欢迎对此地图发表你的点评查看更多本地电子地图
  位于太湖之滨,惠山之麓的无锡,是一座历史悠久、物产丰饶、人文荟萃的江南名城。

  坐落于无锡城西,被乾隆皇帝誉为江南第一山的惠山,古称历山、华山、西神山,其山形犹如九龙腾跃,故又名九龙山。锡山区包含了锡惠景区的精华部分,锡惠名胜荟萃是惠山的余脉,无锡地名的来历与锡山有着特殊的渊源。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锡山就有先民在此居住生活,闪耀着马家浜文化的光芒。秦始皇曾在此屯兵驻戍,留有秦皇坞等遗迹。后汉有樵客在锡山得碣石,其铭曰: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为无锡地名来历平添神奇色彩。

  无锡锡惠园林文物名胜了无锡地区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和品类齐全、颇具山麓园囿特色的风景资源,时跨数千年,一直享有无锡露天历史博物馆的美誉;以天下第二泉、寄畅园等名泉名园为代表的大批名胜著称于海内外。

  锡惠名胜区有国家、省、市文物保护单位18处,占整个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的23%。唐宋元明清,从古说到今。区内有明代二泉书院、碧山吟社、点易台;有华孝子祠、钱王祠、顾宪成祠、李纲祠、张中丞庙;有惠山寺、龙光寺、忍草庵等佛教遗迹;还有玉皇殿;头茅峰等道教仙踪,是中国传统儒、释、道三种文化的聚集地和沉淀区。诗书礼乐,晨钟暮鼓。泉流淙淙,松涛阵阵。古柯乔木遍布区内,鸟虫鱼兽,出没林泉。名山、名泉、古园、古寺汇集,实为文化昌明、风景优美的首善之地。大哉王言,山为第一泉第二;巍然庙貌,祠为教孝寺教忠。惠山寺门口的对联确切地反映了锡惠名胜区的教谕作用。

  寄畅园是我国著名的古典园林,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了。它我国明清两代造园艺术所达到的高超水平,不仅有着一般的游赏价值,更具有宝贵的艺术和文物价值,因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园本来是秦氏家园,最早的园主秦金,号凤山,是宋代著名文学家秦观(少游)的后裔,在明代嘉靖年间,他曾先后任礼部、户部、工部、兵部等四部尚书,当时在无锡城内已有显赫的尚书第,建造此园的目的是作为他70岁后告老还乡的山墅别居。初创时园景简朴而有野趣。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此园已茺芜不堪。他的后代间任右副都御史兼巡抚湖广的秦耀在万历二十年被革职回乡后,政治上的失意,驱使他寄情于山水之间,决心用全部精力着手改建家园,先后花了7年时间,进行构思、布置,重新设计改造,得20景,到万历二十七年,旧园换了新貌。因为秦耀十分欣赏王羲之写的“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清冷涧下濑,历落松竹林。”这首《答许椽》诗。很明显,他要以涧濑之清白,松竹之高洁自况,不以处平易冷落而惧悔,故把此园改名为“寄畅园”。

  寄畅园造园艺术的主要特色是: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山水之胜,在园内采用借景、缀山、引泉、理水,使只有15亩的园地,经过精心布局,收纳了锡山、惠山秀丽景色,使满园青山绿水,朱栏曲槛,清泉幽谷,野趣横生,因而具有古朴、幽静、清旷、疏朗的独特风格。数百年前一代名家张南垣精湛的造园艺术以完整的实物保存在江南,现在只有寄畅园了。

  寄畅园位置在锡惠公园北部,有两座大门,一座是从古华山门入内过香花桥,在右侧有一座不显眼的向南大门,上县有园额。还有一座在惠山镇的横街上,是原有的大门,用精致的砖刻装饰,古朴清雅。目前寄畅园仍完整地保持古园风貌,内有不少古建筑以及九狮台、美人石、锦汇漪、郁盘廊、知鱼槛、七星桥、八音涧等优美景点。

  在二泉亭之上的石平台上,以磴道相通,原址为东晋至南齐孝子华宝的居所,唐时称“华陂”。陆羽《惠山寺记》载:“华陂者,齐孝子华宝所筑也。”陂,原意为水边的驳岸,这里引伸为山坡建筑的护坡石驳岸。北宋时,华宝后裔徙居河南开封,南宋初又迁回无锡,居梅里乡隆亭(今东亭镇)。可能由于上述原因,宋代在该遗址建陆子祠。杨万里《题陆子桌上祠堂》诗云:“先生吃茶不吃肉,先生饮泉不饮酒。”祠堂由惠山寺僧管理,内有陆羽画像,故杨诗又云:“一瓣佛香炷遗像,几多衲子拜茶仙。”元代,陆祠改为“三贤祠”。《无锡县志》载:“三贤祠,在惠山寺内泉亭上。三贤为晋长史湛茂之、唐相李绅、桑苎翁陆羽也。”该县志所录元进士、永嘉人高明《华孝子故址记》又述:“惠山寺之东偏,当泉水之上,有三贤祠,按志书,今祠址,华孝子所居宅也。初,祠久废,吴人王彬,始复创建,既成,则以三贤事刻诸石,且曰:初址实孝子故居。”明正德八年(1513年),邵宝在祠中增祀焦千之、钱颉、秦观、尤袤、张翼等,改称“十贤祠”。到了清康熙年间,祀主最多,包括湛挺、李绅、陆羽、焦千之、秦观、倪瓒、张翼、王绂、秦旭、邵宝等,称“尊贤祠”。嗣后,知县吴兴祚将祠迁走。于此建云起楼。乾隆年间改作皇亭,供奉康熙、乾隆所赐的御书。咸丰十年,毁于兵火。1929年,于此废址建三开间、歇山顶、前有廊轩的景徽堂。堂额原为集清书法名家何绍基手迹制作,现匾为葛介屏重书。1993年,景徽堂改称陆子祠。室内布置巨幅漆屏,主体为《陆子品泉图》,再现了这位“茶圣(神)”当年风采,为后人凭吊这位杰出的学者,提供了可触摸的历史形象:陆子祠现辟为茶座。

  陆子祠旁,建有宽阔平整的磴道。游人拾级而上,经古迹棋盘石和重建于1983年的半山亭阁(1991年于此辟茶寮),可至惠山头茅峰的老君庙。庙旁,惠山山脊上的古山道,蜿蜒于松林间,使人联想起苏轼“石路萦回九龙脊”、“半岭松风万壑传”的美妙诗句。

  二泉水系包括上、中、下三池,上、中池在泉亭内。上池圆形,深1.94米,上有八角形石栏,其边长各0.80米;中池毗邻上池,两者相距仅0.65米,方形,深约1米,其上的方形石栏每边长1.40米。两池呈天圆地方之像,又在池的上方凿水口相通。由于宋高宗赵构在绍兴辛巳年(1161年),曾在此酌泉,“故其后设栏卫护”,但现在所存青石围栏,均系明代遗物。

  二泉书院“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这是我们无锡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谚语。是啊,二泉先生邵宝可真有福气,想不到他的书院在尘封了四百余年之后日前又重新修复开放了。只不过现在的书院已经听不到那朗朗的读书声了,只有那棵耸立在庭院中的老银杏和那些重见天日的珍贵碑刻似乎还在向人们诉说着昨天的故事。

  被列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的二泉书院建于1516年,从现在惠山上残存的海天石屋及听松坊书院遗址看,当时的范围很大。据史载,时有海天亭、超然堂、点易台等十五景。邵宝在此讲学11年,教导学生“道德至上,功名次之。”邵宝病逝后改为祭祀他的祠堂,历史上屡毁屡建,最后一次修复在清朝道光年间,但面目全非。

  在这春光明媚,白玉兰盛开的时候,当你走进这座古朴的书院时,你会闻到缕缕的清香,难说是花香还是书香。走进门厅,穿过君子堂,远远地看到那立于高堂之中的邵宝像,不由让你肃然起敬。那些老屋使你想起过去,怀念童年。时光在屋檐中流过,春燕在梁架间呢喃。那些散落于厅堂、墙隅、亭廊之中的碑刻,真草隶篆,铁钩银划,记述着先贤的事迹,书院的兴衰,惠山的风光,刻画着先贤的遗容以及那些难懂的八卦图,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先贤的风采,体会到文化的力量,甚至能听到古人的脚步声…[HaoChi123.com]

食友点评:
还没有网友点评,欢迎您第一个点评,谢谢! 发表点评
我说两句:
请您评分:
     
您的昵称:
 
您的点评:
热门城市更多
无锡
无锡市位于北纬31°7′至32°2′,东经119°33′至120°38′,长江三角洲江湖间走廊部分,江苏省东南部。东... 全文
看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