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网站群:美食网 | 美容网 | 宠物网
首页 菜谱 原料 软件 点评 成果 餐厅 小吃 贴士 小馆 特卖
旅游指南:

江城印象 走马观花看吉林

分数: 评论:11
江城印象 走马观花看吉林吉林市的旅游指南,欢迎对此旅游信息发表你的点评查看更多本地旅游指南
江城印象 走马观花看吉林的图片
  几天前才知道要去吉林出差,一直以为要去的是长春,因为接站是在长春龙嘉机场,我们以前开会也都是在大城市,比如北京。

  走之前才发现原来是吉林,一个离长春不太远的城市。在携程上一查,发现这里最有名的是雾凇,号称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另外有松花湖,剩下的就是一些无所谓的小景点了。雾凇我们这个季节是无缘观赏了,松花湖也不过是一个水库,加上交通不便,搞不懂主办方为什么选这么一个地方开会。

  上海是秋老虎季节,出发时穿的还是短裤,到了北京转机有了些许凉意,先换上了长裤。从飞机上往下看,北京附近还只是穷山恶水,进入东北后一片片的良田、一条条河流逐步显现,富饶的东北平原真是名不虚传。

  到了长春,寒意逼来,不得不再加上一件衬衫。以后在吉林的大部分时间里,我都是穿两件衬衣来御寒的。

  从长春到吉林只有80多公里,是全高速,一个小时就到了。我们下榻的是世纪大饭店,吉林市唯一的五星级宾馆。门口有一些西方的雕塑,弄得像个暴发户的房子或者洗浴中心似的。宾馆的硬件已经不错了,不管是大堂、客房还是我后来光顾的游泳池、健身中心,但是服务水平实在不敢恭维。简单来说,这里的服务员热情但不专业。热情是东北人的天性,一打电话,他们就来了,但不是本着服务的态度,你不提醒,他们就想不到。客观上还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服务人员,整个中国北方都有这个问题。

  会议日程非常紧张,晚上我还要应付公司的业务,所以一直从早忙到晚。终于等到会议结束了,其他参会者有的要去长白山,我只有半天时间,只打算去附近的松花湖看看。

  松花湖其实是丰满水电站的水库,我们中学课本有介绍。一早出发,沿着松花江而上,路边绿树成荫,并且有很多很漂亮的野花,由于是松花江拐弯的地方,这一段也是观赏雾淞的最佳地点。

  半小时后就到了第一个收费的大门,交了25块钱,这个收费完全是莫名其妙的,因为距离景点还有10几分钟,买了10块钱的门票根本没有东西可以看,汽车这么进去一下要15块钱也没有任何道理。

  到了码头,只见一大片水面,一艘大船刚刚开走,我有些发呆,

“下一班船还有多久?”

“一个小时,但人上满了会提前开。”

“附近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转转吗?”

“没有了。”

  看看周围除了各种各样的饭店就什么都没有了,为了打发这一个小时,我沿着小路往山上走去。先是看到很多渔民在清点战果,主要是小银鱼,银闪闪的,在往上就是住家了,每家每户房前都有一些小野花,非常漂亮,有的还在房前晒老玉米,偶尔看到一两只鸡,非常宁静的生活。加上瓦蓝瓦蓝的天空透着秋高气爽,暖洋洋的阳光,让人无比惬意。经历了紧张的会议后,神经一下子放松了。其实这样的风景已经够了,去不去坐船无关紧要了。

  回到船码头还差10分钟,但我分明看到一艘船刚刚驶出,难道人上满了提前开船了?我赶紧向调度求救,他倒干脆,抄起高音喇叭命令大船掉头来接我。为了减少给大家的不便,我先上了另外一艘船,然后等靠近了后一跃而过。上船后听到旁边的人议论纷纷“为啥专门为了他掉头呢?”“一定是个当官的吧。”

  我不禁又好气又好笑,看来官本位在东北人心中还是根深蒂固了。

  船要开一个小时去一个小岛,和其他大型水库一样,两边不外乎水面和小岛。刚开始还有些新鲜劲,时间一长也就没有感觉了。去过了三峡、千岛湖、葛洲坝这些大的水电站,这里实在是一般,不过能有机会,静静休息一下还是不错的。自从离开宾馆,就一直有短消息、电话过来谈工作的事情,手机在这个时候很凑巧的没电了,我正好可以享受一下清静。

  终点是一个叫五虎岛的地方。走不了几步,就有人收买路钱,10元一位,想想总不能在码头上等着吧,所有的人都老老实实的掏银子。进去才发现上了当,这个著名的景点里面居然像一个大市场,除了卖烤鱼片的、俄罗斯望远镜的,就是招揽打枪的。两边有一些粗制烂造的建筑,途中有两个铁笼子,一个里面是4只狗熊,还有一个是老虎,都无精打采的看着我们,这就是所谓的野生动物园了,还有俄罗斯风情园什么的没有完工,估计以后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景区的精华是江泽民的题词,整个路走一遍不超过20分钟。离开船的时间还早,我找了一个水面,避开嘈杂的人群,静静的看着湖光山色,虽然没有特色,但如同画卷一样的景色也能让人发个呆。

  回去的一个小时景色雷同,加上起风了,大家纷纷躲进船舱,我在甲板上找了个能晒太阳的地方继续发呆。

  回到码头,又是一片嘈杂。看看时间还有多,我决定去市中心看看。一进城,第一感觉是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城市—道路很宽阔,而且整齐,一横一纵的吉林大街和解放路贯穿城市,而且都是8车道的,由于人少车也少,显得非常整洁。河南街是主要商业街,这里也修成了步行街,两边商铺密集,但很多是在大城市看不到的低端的商品牌子,看来这里的购买力还有限。天主教堂也是这里的一大景点,外形宏伟,有点象北京王府井和宁波外滩的教堂,不过它有一个非常漂亮的院子可以拍照,而且还建立了养老院。吉林大桥和临江门大桥间是著名的滨江大道,整个设计完全是照搬上海外滩的,但由于人少,少了繁华,多了宁静。我沿着吉林大桥过江,虽然是下班时间,但车辆依然不多,正是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大桥和城市,如同一幅油画。

  过了大桥,就到了世纪广场,这里的地位相当于北京的天安门广场,非常大,有很多人在滑旱冰,中间耸立着巨大四根柱子组成的一个建筑,可以坐电梯上去俯瞰全城,下面的大厅是城市的规划和介绍,相当于上海的东方明珠。10块钱的门票,到观光大厅,整个城市尽收眼底。我在上面呆了快一个小时,居然没有看到第二个游客,看来这又是一个形象工程。

  吉林市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由于解放前是长春的省会,整个城市的架构非常好,道路宽阔,6座大桥横贯南北,加上松花江贯穿城市,长白山就在旁边,又称为江城。在我去过的几十个国内城市中,这里是最漂亮、最有气度的之一。这也可以从吉林人的言谈中听出来,他们言必要损一下长春,认为这里才是省会的首选之地。

  看来,这又是一个双城记。去过那么多省,往往都有两个城市互相不服,要争做老大,比如青岛和济南、宁波和杭州、深圳和广州、大连和沈阳、格尔木和西宁等等。一般都是省会城市以胜利者的态度高高在上,而另一个城市则大叫不服。

  吉林虽然城市规划不凡,但是市民的收入则很低。一般人都只有300多,甚至100多的,当地最大的吉林化工,由于化工行业不景气,下岗职工也很多。坐车时,司机指给我看江边的一处“豪宅”,气度不凡,但只要3000多一平方米。可见这里的消费水平了。不过,有这么好的城市的底子,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这里还会再次焕发生机的。

  第二天是下午的飞机,早上,我又坐车来到滨江公园散步。由于是上班的时间,公园里人非常少,秋高气爽的蓝天,加上纯净的空气,使我流连忘返。在大城市久了,每次到幽静的小城市,都会有这么一种感觉。真是“上海之大,已经找不到一处可以静静思考的地方了”。[HaoChi123.com]

食友点评:
11楼 123网友 发表于 2010-1-24 16:39 回复
评论的很客观,但大多从大城市人的主观来看待吉林市这个城市,有些不够客观。吉林市的确很宁静、很美,有山有水,冬天更有特色。我们还是多欢迎各地的游客来吉林市游玩吧,以此来发展吉林市的经济
10楼 123网友 发表于 2009-3-9 12:52 回复
写这个的人说的都是什么屁话啊!他还没去周边的农村的那,去那他不得哭啊!
9楼 123网友 发表于 2009-1-16 16:39 回复
写此文章的人说的有对的地方可是文中大多都是贬义的词汇和语言咱们反骂回去根本没意义,素质 ,注意素质
8楼 123网友 发表于 2008-4-19 19:56 回复
你这个人品味太低,上海有什么了不起,等着瞧吉林市的发展越来越好,到时候看你怎么说。
7楼 小豆 发表于 2008-2-5 20:11 回复
我觉得这个文章说的很实在,是这样的,我们自身有很好的条件,只是缺少发展,但在上海人或者北京人眼中多的是宁静,在上海北京房子要接近1万元一平米,买一个房子要100万也不多。但要是在吉林能买多少啊!这也是每个地方的生活水平决定的。他的言语中也是对我们生活的羡慕。我们虽然收入不多,生活没那么大压力。在他们的城市,收入虽然多,但是压力太大,这也是不好的生存状态。
6楼 123网友 发表于 2007-10-27 21:57 回复
你这个人真的很没劲
5楼 123网友 发表于 2007-10-20 10:46 回复
3000多一平的不是很好,有9999一平的在江南那边的皇家花园.你那么有钱你买去好了,什么人啊.我好讨厌你,你如果有资力和实力就给吉林市做点贡献.不要只是指责
4楼 123网友 发表于 2007-10-20 10:17 回复
你怎么这么讨厌 你是什么地方的?就你家乡好啊.你懂什么吉林市可是真山真水 你不要没什么事情瞎说.我们可是十大魅力城市之一.不和你这种人计较了......
3楼 123网友 发表于 2007-9-7 16:02 回复
吉林市还是发展中的城市,国家振兴东北基地的钱都叫辽宁黑龙江拿走了,吉林苦啊!
2楼 123网友 发表于 2007-3-14 17:06 回复
你也太狠了,对一个发展中对城市太苛刻了,过分啊~吉林是个风水宝地。看他不好你们有钱的过来投资啊!!!
共有点评11篇 查看所有点评
我说两句:
请您评分:
     
您的昵称:
 
您的点评:
热门城市更多
吉林
吉林市是东北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与省名相重的城市。吉林雾凇、冰雪体育、松花湖、乌拉古... 全文
看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