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 马鞍山 简介

马鞍山

简介
详细介绍
  马鞍山市位于中国安徽省东部,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长江下游南岸。1956年10月建市,现辖花山、雨山、金家庄三个区和当涂县,总面积1686平方公里,总人口124万,其中建成区面积64平方公里,市区人口60万,2004年全市人均GDP2.13万元。经过马鞍山政府和人民的不懈努力,把一度曾经污染严重的钢铁工业城市,逐步引向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的良性发展轨道。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称号,已成为安徽省五大旅游城市之一。

  马鞍山市是一座具有江南山水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市区雨山湖周围九山环绕,形成了"九峰环一湖,翠螺出大江"的秀丽景色,呈现出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四季花香,丹青锦绣的美丽景观,是中国国家级园林城市。

  马鞍山地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胜古迹众多。传说楚汉战争时,楚霸王项羽在垓下全军覆没,败退至和县乌江,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便请泗水亭亭长将心爱的坐骑乌骓马渡至对岸后,自刎而亡。乌骓马思念主人,长嘶不已,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因此而得名。

  马鞍山旅游资源丰富。位于市区西南古镇采石,是马鞍山名胜古迹集萃之地。翠螺山突兀江畔,采石矶绝壁临江,集"雄、奇、险、秀"于一体,风景奇幽,被誉为长江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同时又是古代的江防要塞、关津渡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千百年来,无数骚人墨客在此流连忘返,留下许多不朽诗篇。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陆游、文天祥等都曾来此漫歌赋诗。尤其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多次登矶游览,写下《横江词》、《牛渚矶》、《夜泊牛渚怀古》等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一带至今还流传着李白"跳江捉月"、"骑鲸升天"的动人传说。如今这里已建成为安徽省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太白楼、李白衣冠冢、然犀亭、三元洞、赤乌井等众多景点。

  距离市区20公里的青山脚下,是"诗仙"李白长眠之处。青山亦名青林山,山势峥嵘,峰峦遥接,林木葱郁,泉水潺潺。史载南齐诗人、宣城太守谢眺酷爱其胜,谓之"山水都",曾筑室山南。唐诗人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曾有"宅近青山同谢公"的夙愿。李白逝世后,原葬于龙山之麓。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李白墓迁至青山西南。历代慕名前来凭吊者络绎不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1954年李白墓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0年代以来,马鞍山出土了大量的古墓葬和古遗址,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的古遗址不一而足。三国朱然墓发掘于1984年6月,出土许多珍贵文物,部分漆器填补了三国美术史的空白,被列为80年代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所有这些都反映了马鞍山具有久远的历史文化渊源。

  位于市区东郊的濮塘风景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景区内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林木绿绣,飞泉叮咚,环境幽谥,野趣盎然,为休闲度假的胜地。竹海、古树、清泉、钟鼓并称濮塘"四绝"。古银杏历经千载沧桑,仍虬枝铁干,浓荫如盖。钟鼓地踏地而闻钟鼓声,奇异而谲怪。500多年前发掘的玉乳泉,至今仍能清洌甘甜、源远流长。现被列为安徽省省级风景名胜区。

  为纪念诗仙,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事业,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自1989年起,每年农历重阳节,马鞍山举办国际吟诗节。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来马鞍山旅游观光。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已成为安徽省五大旅游节庆活动之一,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旅游局和马鞍山市人民政府承办。我们竭诚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来马鞍山参加"国际吟诗节",观光旅游。

  马鞍山市被誉为"江南鱼米之?quot;,物阜民丰,盛产优质大米、油料、棉花等农产品,是长江鲥鱼、刀鱼、金毛蟹等名贵水产品的主要产地,历史悠久的采石矶茶干、采石矶酒深受中外游客的青睐。

  马鞍山市概况

  区号:0555

  邮编:243000

  位置:地处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东部,东北部与江苏省南京市接壤,南与芜湖相邻,距南京、芜湖的距离皆为42公里。

  区划:辖花山区、雨山区、金家庄区和当涂县。

  马鞍山坐落在淄川区淄河镇,重峦叠嶂,气势雄伟,主峰海拔618米,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风景名胜区。

  马鞍山风景迷人,文化底蕴丰厚。相传其原为天上一匹青龙骏马,因向往人间的自由,弃仙入俗,化石为山。春秋战国时期,马鞍山为齐鲁分界线,古长城遗址清晰可见。山上建有玉皇阁、华光寺、钟鼓楼等,从残存的石碑记载可知明崇祯四年曾重修过,有人考究其初建于唐宋年间。据说,当时山上香火旺盛,方圆百里善男信女都来朝拜,但因战火连连,屡遭涂炭,现在山上的建筑是1992年重修的。

  马鞍山之所以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还是因那次名震齐鲁的抗日保卫战。因地势险要,该山多为兵家必争之地。1942年11月9日,日寇为了卡断我鲁中通往鲁南、胶东等地的交通要道,调动了一千多兵力向我马鞍山根据地发起疯狂进攻。而我守山将士连老人、伤病员在内才30余人,武器弹药也极少,但英雄们在王凤麟副团长的带领下,与敌人进行顽强的拼搏。最后,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毅然跳崖殉国,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民族之歌!解放后,政府先后拨款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马鞍山战斗展览室、烈士群雕等,并在高耸入云的石崖上雕刻了曾在此战斗过,后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廖容标、钱均将军等人的题词。近年来,淄河镇政府又投资百万元,开通了攀山公路,在山上修建了凌云阁、仰鹰台等十多处景点,安装了风力发电机组,美化了四周环境,将其建成融革命传统教育和人文、自然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更令人感到高兴和惊奇的是,最近人们又在山上发现了三处自然景观:一处是在山东峰的石崖上有一个十余米高的八路军头像,浩然正气,形象逼真,象征着马鞍山战斗中烈士的不屈灵魂,被人们称之为“英雄之魂”;一处是在马鞍山正南的三泰山主峰上,恰似一个熟睡的大佛,泰然自若,活灵活现;一处是马鞍山西南方的一座山峰,犹如一尊静坐修行的弥勒佛,神情专一,庄重自然……这真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近城郊而绝尘嚣,入山地而不闭塞。马鞍山以如此丰厚的内涵和神韵吸引着众多的游客,一年四季,游人如织。

  马鞍山因盛产H型钢被誉称为“钢城”。

热门城市更多